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
外源性IL-10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胰腺及肝组织STAT3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外源性人重组白介素10(IL-10)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胰腺及肝组织中对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表达的影响.方法:92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n=24)、ANP组(A组,n=36)和IL-10后干预组(Ⅰ组,n=32).采用腹腔注射左旋精氨酸(L-arginine)的方法诱导大鼠ANP模型,注射L-arginine后2、5、8h,腹腔注射重组I......
作者:梁志海;王珺平;唐国都 刊期: 2011- 14
-
μ型阿片受体与炎症性肠病
μ型阿片受体(muopioidreceptor,MOR)作为G蛋白偶联受体的成员之一,在疼痛传递、炎症过程、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理及病理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MOR在中枢和外周都有大量表达,在胃肠道中主要分布于肠道淋巴细胞、肠肌层及黏膜下神经元中,对肠道蠕动、分泌功能都有重要作用.一些动物实验和体外实验结果表明MOR的激动剂在治疗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BD)方面......
作者:王建发;付守鹏;刘英;王茂鹏;王清敬;柳巨雄;王玮 刊期: 2011- 14
-
青藤碱对炎症性肠病中肠道免疫炎症影响的研究进展
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肠道免疫炎症反应异常,影响和调控肠道免疫炎性反应是其治疗方法之一.现已证明青藤碱(SN)可以通过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影响免疫细胞功能,减少炎症介质生成,平衡细胞因子的分泌等多个环节来抑制机体免疫炎症反应.本文从IBD免疫发病机制入手,总结了目前SN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寻求SN调控肠道免疫炎症来治疗IBD提供参考.......
作者:田亮;傅颖珺;谢勇 刊期: 2011- 14
-
外排泵ABC转运蛋白基因msbA和spab在幽门螺杆菌多重耐药中的重要作用
目的:探讨外排泵ABC转运蛋白基因msbA和spab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ylon)多重耐药中的作用.方法:从临床上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胃黏膜标本分离H.pylori.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四环素、克拉霉素、氧氟沙星和呋喃唑酮对H.pylori的小抑菌浓度(MIC).应用氯霉素对敏感株和标准菌株进行体外诱导多重耐药.采用RT-PCR的方法分......
作者:米阳;郑鹏远;张炳勇;刘志强;宋春花;杨平常 刊期: 2011- 14
-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分级及基因分型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新的标志物的发现和基因突变检测的逐步开展,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诊断已不再是临床工作的难点,但是其生物学行为仍然难以预料,判断时需综合考虑肿瘤的大体,组织学形态和临床情况.现在应用为广泛的肿瘤分级分期方案主要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侵袭危险度分级方案(2008年修订版)和国际抗癌联盟的TNM肿瘤分期方案(2010版),分级分期指标涉及肿瘤大小、核分裂指数、肿瘤部位和肿瘤是否破裂等.胃肠道间质......
作者:白辰光;马大烈 刊期: 2011- 14
-
甲胎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甲胎蛋白(AFP)不仅是肝细胞癌诊断的重要标志物,还在肝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及凋亡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除了胞外的配体结合和运输功能,以及作为生长调控因子刺激肿瘤细胞生长外,细胞内的AFP还可以通过和转录因子或一些关键蛋白之间发生相互作用而作为信号分子参与对下游基因的转录调控或对信号通路产生影响.这些为我们研究AFP在肿瘤的癌变及化疗中的影响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李朝英;李刚 刊期: 2011- 14
动态资讯
- 1 日本高分化型胃癌的细胞学分类
- 2 Gilbert综合征9例
- 3 复方中药安胃汤提高大鼠胃溃疡愈合质量的机制
- 4 槲皮素对结肠癌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 5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变异病毒株的动态变化
- 6 EB病毒与相关性胃癌研究进展
- 7 RNA干扰HIF-1α对血管生成拟态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8 RNAi研究进展
- 9 乙肝病毒基因型与肝脏病理改变的关系
- 10 PTD-NBD多肽对大鼠胰腺腺泡细胞炎症损伤中NF-κB表达的影响
- 11 皮肌炎、多发性肌炎食管性吞咽困难中药治疗
- 12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被Index Medicus/MEDLINE收录
- 13 基因表达谱芯片的数据分析
- 14 大肠癌早期内镜的诊断
- 15 经皮经肝肝内门体分流术后肝性脑病发病机制及其预防
- 16 早期含膳食纤维肠内营养对脑出血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 17 Wnt信号转导通路与肝纤维化关系的研究现况
- 18 胆道肿瘤患者血清甘胆酸和透明质酸的变化
- 19 DPC4蛋白在不同病理分期的结肠肿瘤中的表达
- 20 结直肠类癌内镜下诊断及治疗5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