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
幽门螺杆菌iceA1基因地域分布特征
iceA基因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毒力相关基因.H.pylori与胃黏膜上皮接触后可引起iceA1基因表达上调,该基因与nlaIIIR基因(位于乳糖奈瑟氏菌)具有相似性,其编码的蛋白质产物具有NlaIIIR样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活性.研究表明,iceA1阳性菌株能引起上皮细胞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增高,与胃黏膜炎症程度的发生关系密切.在某些H.......
作者:黄敬敬;战淑慧;董全江;董开芯 刊期: 2011- 29
-
miR-200家族在消化系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miR-200家族(miR-200a、miR-200b、miR-200c、miR-141、miR-429)是众多已被发现的mieroRNA中的一员,其在上皮来源肿瘤的增殖、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miR-200家族在同为上皮来源的消化系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杜平;张庆瑜 刊期: 2011- 29
-
EBV感染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是引起胃癌的重要生物学因素之一,其感染与胃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研究者对与EBV感染相关胃癌(EBVaGC)的特征和发生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EBV潜伏感染和细胞恶性转化是EBV致EBVaGC的重要基础,为EBVaGC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了理论基础.......
作者:陈江;朱冠保 刊期: 2011- 29
-
光敏剂-磁性纳米粒子螯合剂对磁性纳米粒子在VX2肝转移癌细胞内靶向性分布的影响
目的:研究光敏剂-磁性纳米粒子螯合物促进磁性纳米粒子在VX2肝转移癌细胞内的靶向性分布.方法:取健康新西兰大白兔40只,体质量2.5-3.0kg.建立VX2肝转移癌模型,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光敏剂组、磁性纳米粒子组和光敏剂-磁性纳米粒子螯合物组,在成瘤后的第16、18和20d,经兔耳缘静脉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光敏荆、磁性纳米粒子和螯合物,于第22d处死试验兔,剖腹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取正常肝组织和癌结......
作者:葛海燕;常卓林;李淑萍;刘豫昊;龚健 刊期: 2011- 29
-
PEMT基因G175A和rs12325817位点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
目的:研究磷脂酰乙醇胺N甲基转移酶基因(PEMT)G175A和rs12325817位点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关系.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156例NAFLD患者和188名健康对照PEMT基因G175A和rs464396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分析NAFLD患者与对照组临床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G175A和rs12325817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
作者:唐华;王旭霞;赵曙光;王景杰;张超;卢王;李慧艳;闻勤生 刊期: 2011- 29
-
IGF-Ⅱ/IGF-ⅠR相关信号通路与肝细胞癌靶向治疗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growthfactor,IGF)-Ⅱ/IGFⅡ-ⅠR相关信号通路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发生发展密切相关.IGF-Ⅱ活化可经IGF-ⅠR传递促有丝分裂信号,增加HCC变可能,近来研究显示靶向IGF-Ⅱ或IGF-ⅠR可明显抑制HCC细胞增殖.本文就IGF-Ⅱ和IGF-ⅠR信号通路在肝细胞癌变、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作......
作者:姚登福;姚敏;蔚丹丹 刊期: 2011- 29
动态资讯
- 1 无痛肠镜检查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 2 改良双袖套法大鼠原位肝移植500例
- 3 不同方法检测肝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hi-int Tregs水平的关系及意义
- 4 针刺对便秘模型大鼠PGP9.5表达的影响
- 5 中药淫羊藿苷逆转肝癌HepG2.2.15细胞恶性表型及诱导分化研究
- 6 丙型肝炎病毒p7蛋白研究进展
- 7 PD-1/PD-L1信号通路在乙型病毒性肝炎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 8 化疗致胃肠道黏膜炎动物模型构建方法的研究进展
- 9 采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黑斑息肉综合征相关基因
- 10 家族性胆固醇结石患者肝组织HMGCR和SCP2mRNA的表达
- 11 胃癌远处隐匿性腹膜转移组织学检测的意义
- 1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 13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投稿须知
- 14 幽门螺杆菌实验室长期传代cagA启动子的进化
- 15 Conophylline联合Betacellulin-δ4对胎猪导管源胰腺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的促进作用
- 16 荔枝核总黄酮的抗鸭乙型肝炎病毒作用
- 17 精准医学在肝细胞肝癌治疗中的应用:希望和挑战
- 18 川芎嗪对肝创伤后早期大鼠残肝组织保护作用的评价
- 19 杏仁核外源性胃动素对大鼠胃运动的调节作用及机制
- 20 SD大鼠羊水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体外诱导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