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维普收录(中), 医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肿块型肝内胆管细胞癌:多排CT的动脉期强化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
周建雄;戴洪修;杨静
关键词:肝脏肿瘤, 胆管细胞癌, 计算机断层扫描, 强化类型
摘要:目的:评估肿块型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mass-forming cholangiocarcinomas,IMCCs)的CT的影像特征,重点分析动脉期强化的方式和程度,进而分析IMCCs典型动脉期强化与非典型强化两组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32例患者34个病理证实IMCCs病灶.均行多排CT平扫、动脉期、门脉期和/或平衡期的影像检查,根据肿瘤的形态和增强特点进行回顾性评估.依据肿瘤动脉期增强的体积是否>50%,将患者分为典型(强化体积>50%)和非典型两组;分别分析两组的影像特点与病理特点的相关性.并且比较两组的生存状况.生存率的计算依据Kaplan-Meier法,分析采用Long-rank检验,生存的多变量分析采用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模型.结果:24个IMCCs痛灶(占71%)呈典型的动脉期强化;10个瘤灶(占29%)呈非典型性强化.非典型组的平均直径小于典型组的直径(P=0.001).慢性肝病多见于非典型组(P=0.021).动脉期强化的主要特点是周边和中央混合性不均匀强化.病理所见:同典型组比较,非典型组病灶的中央基质和坏死少、细胞面积较大,且胆管细胞成分多见.结论:IMCCs病灶的动脉期强化并不少见;动脉期的强化有助于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鉴别,动脉期强化可作为病灶切除后生存期较长的独立性预后指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