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首页>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维普收录(中), 医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2年第31期

HBsAg定量检测在慢性HBV感染患者肝脏储备功能评价中的作用

董爱爱;赵洁;贾建伟;袁桂玉

关键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胆碱酯酶, 吲哚氰绿15min滞留率, 肝硬化
摘要:目的:比较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和吲哚氰绿15 min滞留率(indocyanine green retention rate at 15 min,ICG R15)在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硬化代偿组、肝硬化失代偿组的水平,并研究3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观察95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按病情分为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硬化失代偿组和肝硬化代偿组3组.分别检测血清HBsAg、CHE、ICG R15,评价3组间观察指标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3组间HBsAg水平3.44 lgIU/mL±0.55lgIU/mL、3.14 lgIU/mL±0.39 lgIU/mL、2.76 lgIU/mL±0.55 lgIU/mL有显著差异(P<0.05);慢性乙型肝炎组与肝硬化失代偿组CHE(6 631.37 U/L±1 907.18 U/L vs4 838.51U/,±2 134.35 U/L,P<0.05)、ICG R15(9.77%±5.57% vs 27.69%±13.30%,P<0.05)有显著性差异.相关分析显示各组间CHE和ICG R15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401、-0.625、-0.444,P<0.05;肝硬化代偿组和失代偿组HBsAg与CHE呈正相关,r分别为0.449、0.407,P<0.05;肝硬化代偿组和失代偿组HBsAg与ICG R15呈负相关,r分别为-0.498、-0.757,P<0.05.结论:随着乙型肝炎向肝硬化进展,HBsAg、CHE水平逐渐降低,ICG R15水平逐渐升高.肝硬化阶段HBsAg与ICG R15呈负相关,与CHE呈正相关,提示HBsAg可能与肝脏残余有效肝细胞量呈正比.且肝硬化阶段CHE和ICG R15呈负相关,因此一定程度上可通过HBsAg、CHE来反映肝硬化患者ICG R15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