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维普收录(中), 医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缺血型胆道纤维化狭窄大鼠模型的建立
汪景洲;曾勇;蒋辉;徐缨龙;邱建国;夏天
关键词:胆道并发症, 缺血型胆道狭窄病变, 动物模型, 大鼠
摘要:目的:探索建立大鼠缺血型胆道纤维化狭窄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选取48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胆总管夹闭60、120和180 min组共4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只游离暴露胆总管,其他各组分别用两枚微血管夹夹闭游离的胆总管两端60、120和180 min后取出微血管夹,恢复夹闭处胆管的血供.4个实验组分别于术后4 wk随机选取8只大鼠行下腔静脉取血,分离血清进行肝功能测定.取胆总管及肝组织石蜡包埋,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变化并观察各组动物的存活率、体质量改变情况.剩余大鼠于术后8 wk处死,行肝功能的测定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假手术组、60 min组和120 min大鼠的存活率为100%,180 min组大鼠的存活率为75%(9/12).术后4 wk 60、120和180 min组大鼠体质量明显低于较假手术组(240.4 g±11.5g,212.7 g±13.6 g,200.6 g±11.8 g vs 260.6 g±15.7 g,均P<0.05).各组大鼠肝功能指标存在明显差异,60、120、180min组与假手术组相比显著增高(ALT:55.3 IU/L±5.3 IU/L.215.6 IU/L±26.8 IU/L,245.5 IU/L±38.5 IU/L vs 45.5 IU/L±3.9 IU/L,均P<0.05:AST:161.3IU/L±15.9 IU/L,645.3 IU/L±50.5 IU/L,698.8IU/L±46.7 IU/L vs 140.3 IU/L±6.1 IU/L,均P<0.05;TILB:8.5 μmol/L±1.2 μmol/L,72.6 μmol/L±11.0 μmol/L,78.7 μmol/L±12.2 μmol/L vs 6.1 μmol/L±1.2 μmol/L,均P<0.05:ALP:202.4 IU/L±20.7 IU/L,815.4 IU/L±68.1IU/L,902.9 IU/L±96.6 IU/L vs 158.5 IU/L±23.6 IU/L,均P<0.05;GGT:10.6 IU/L±2.7 IU/L,52.3 IU/L±8.6 IU/L,57.4 IU/L±11.3 IU/L vs 7.6 IU/L±1.4 IU/L,均P<0.05);120与60 min组相比显著增高;180 min与120 min相比升高不明显.组织病理检查显示:假手术组、60 min组缺血处胆管组织管腔狭窄不明显,管壁纤维化程度较轻.120和180 min组缺血处胆管管腔变小,管壁纤维增厚明显,管壁上皮细胞出现坏死脱落,夹闭处以上胆管扩张明显,管壁变薄.术后8 wk上述病变不能自行恢复.结论:采用微血管夹钳夹的方法可以建立稳定的大鼠缺血型胆道纤维化狭窄动物模型,为研究肝移植术后胆道的缺血型病变形成的机制及病因学研究提供可靠的研究方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