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维普收录(中), 医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艾灸对脾虚大鼠血浆β-内啡肽、胃动素、生长抑素的影响
谭静;常小荣;严洁;易受乡;林亚平;岳增辉;刘密;彭艳
关键词:灸法, 脾虚, β-内啡肽, 胃动素, 生长抑素
摘要:目的 探讨艾灸对大黄所致脾虚大鼠一般症状、血清D-木糖(D-xylose) 、血浆β-内啡肽(βEP)、胃动素(MTL) 、生长抑素(SS) 的影响.方法 将40 只健康SD 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组、模型组、温和灸组、隔姜灸组.大黄水煎剂灌胃制作脾虚模型,观察大鼠一般状况,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β-EP 、MTL 、SS 的水平,比色分析法测定血清D-木糖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D-木糖、血浆β-EP 、MTL 含量明显降低,一般症状积分、SS 含量明显增高(P<0.01); 艾灸后,大鼠一般症状积分较艾灸前(4.50±1.08 v s 7.30±1.16,3.30±0.94vs7.60±0.84,P<0.01) 、模型组(4.50±1.08 vs 10.70±1.25,3.30±0.94 vs 10.70±1.25,P <0.01) 明显降低,差异极显著; 大鼠血清D-木糖增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18.816±2.7981,14.009±1.7188,21.370±1.6750 vs 14vs.009±1.7188,P <0.01);以上变化均以隔姜灸更明显(P<0.05).与模型组比较,艾灸后血浆β β-EP 含量增加(223.38 ±50.20150.06 ±35.97,199.52 ±52.88 vs15vs 0.06±35.97,P <0.01,P <0.05) 、MTL含量增加(379.64±68.06 vs 305.16±51.99,366.47±41.81 v s 305.16±51.99,P <0.01,P<0.05),SS 含量降低(44.20 ±4.06 vs 64.03±19.12,36.78±8.34 vs 64.03±19.12,P<0.05,P<0.01),但两种灸法之间未体现差异.结论 温和灸、隔姜灸足三里、中脘等穴均能明显改善实验性脾虚大鼠的一般症状,提高血清D-木糖含量,并以隔姜灸作用更佳; 均能纠正脾虚时紊乱的血浆β-EP 、MTL 、SS 的水平,这可能是治疗脾虚证的作用机制之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