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首页>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维普收录(中), 医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4年第12期

肝部分切除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与肝再生的关系

许翠萍;韩德五;张杨;赵元昌;尹镭

关键词:肝部分切除, 大鼠血浆,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肝再生, partial hepatectomy, 肝组织, 血浆内毒素, 相关系数, 动态变化, 变化趋势, 肝大部切除, 细胞因子, 浓度, 动态改变, 程度, 标记指数, 再生率, 时间点, 肝质量, 肝细胞
摘要:目的:观察肝部分切除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动态变化与肝再生的关系.方法:随机将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C)、假手术组(SO)和肝大部切除组(PH),测定NC组及SO,PH组术后6,12,24,36,48,72,120,168 h血浆ET浓度,同时动态观察残余肝组织的再生情况.结果:PH组大鼠血浆ET浓度在PH后6-72h升高,期间出现2次峰值,第1次在PH后12h,第2次在PH后48h,明显高于NC组及SO组对应时间点(P<0.01),72 h后迅速下降至NC组水平.PH后残余肝质量、肝再生率均出现明显的动态变化,但分别与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变化趋势比较,相关系数分别为-0.408(P>0.05),-0.167(P>0.05);PH后再生肝组织DNA合成S期肝细胞的数量、PCNA的标记指数均出现显著动态改变,但分别与血浆ET水平的变化趋势比较,相关系数分别为0.062(P>0.05),0.058(P>0.05).NC,SO肝组织中上述反映肝再生的指标改变不明显.结论:PH后残余肝再生全程中IETM的变化与肝再生程度的变化无关,提示IETM对肝再生程度没有产生直接影响,但不能否定因IETM所引起细胞因子的释放而导致对肝再生的影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