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
中药对胃肠运动的调节作用
胃肠道运动功能是消化道生理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紊乱则是引起消化道症状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因此近年来随着对胃肠动力的研究的深入,在中药对胃肠运动的调节作用方面进行了很多研究.目前认为,中药调节胃肠运动有三个方面:促进胃肠运动;抑制胃肠运动;双向调节胃肠运动.现将其综述如下:......
作者:庞龙;周德端 刊期: 1998- 06
-
活体肝部分移植术中移植肝的灌洗和修整
0引言我院1997-06-30成功地进行国内首例血缘关系活体肝部分移植术、受体至今已健康存活9+mo[1].活体肝部分移植术在供肝的切取、灌洗和修整等部分与尸体全肝移植术有很多不同之处,作者就术中移植肝的灌洗和修整报告如下:......
作者:史宪杰;窦科峰;李开宗;管文贤;高志清;付由池;岳树强;张新海;戴辉 刊期: 1998- 06
-
病毒性肝炎和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IL2相关指标的意义
目的研究病毒性肝炎和原发性肝癌(HCC)患者IL2,sIL2R,IL6,T细胞亚群的变化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ABS-ELISA法和红细胞花环实验对94例各型病毒性肝炎和10例HCC进行了IL2,IL6,sIL2R和T细胞亚群的测定,并与66例健康献血员进行了对照.结果急性肝炎(AH)IL2水平增高,恢复期下降;而慢性肝炎(中重)、肝炎肝硬变(LC)、HCC患者血清IL2水平明显低......
作者:赵彩彦;刘金星;汤慧华;冯忠军;甄真;张素环 刊期: 1998- 06
-
TUNEL技术原位观察肝细胞凋亡
目的采用TUNEL技术对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肝组织和培养肝癌细胞进行染色,以探讨肝细胞凋亡的形态特征和分布.方法使用德国宝灵曼公司生产的原位末端标记试剂盒.石蜡包埋组织经微波处理后,行常规TUNEL染色,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和分布.结果TUNEL阳性信号为黄绿色或黄色荧光,位于胞核,呈小圆形或环行.TUNEL阳性细胞大多在形态学上表现为凋亡的细胞.对肝组织TUNELLI的分析显示,肝癌组织中细胞......
作者:李江;王文亮;王文勇;刘斌;王泊云 刊期: 1998- 06
-
IFNγ对培养大鼠肝细胞DNA和胶原的影响
目的观察IFNγ对培养大鼠肝细胞DNA和胶原的影响.方法应用3H-胸腺嘧啶核苷和3H-脯氨酸掺入量及掺入抑制率测定的方法.结果在5kU/L~100kU/L浓度范围内的IFNγ能明显抑制培养大鼠肝细胞DNA(100kU/L为64.6%)和胶原(100kU/L为67.4%)合成,抑制程度与浓度和时间呈正相关(P<0.01).结论IFNγ抗肝纤维化作用的机制之一是能抑制肝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
作者:李晓清;曾明新;凌奇荷 刊期: 1998- 06
-
小儿消化性溃疡遗传性及遗传度的研究
目的研究遗传因素在小儿消化性溃疡(PU)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内镜诊断3~14岁PU患儿52例,抽血测定血型,并随访患儿的遗传度及家族发病情况.同时问卷调查了本市3所小学1119位学生家系中一级亲属PU发病率,按照遗传度计算公式求出小儿PU的遗传度.结果儿童PU中多见的是十二指肠溃疡,首次发病年龄<9岁占48%,男性患者约为女性2倍,体形多为瘦长形,体块指数<4.5占67.30%,Rh+O血型人占46......
作者:许春娣;苏林;陈舜年;徐家裕 刊期: 1998- 06
-
慢性胃炎患者治疗前后胃内幽门螺杆菌的分布特点
目的研究根除治疗前后幽门螺杆菌在胃内的分布特点.方法有消化道症状,Hp+慢性胃炎患者90例,其中男52例,女38例,年龄19岁~74岁,平均44岁.采用CBS,FuZ,Met三联治疗2wk,在根除治疗前及治疗结束4wk后从胃底、胃体、角切迹、幽门前大弯侧多部位取活检,以Warthin-Starry染色检测Hp,HE染色观察局部胃炎程度.结果三联治疗前Hp呈全胃分布,各部位Hp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
作者:王宝林;郭江华;李洁;董连英;李宗辉 刊期: 1998- 06
-
肝硬变患者前列腺素E1治疗后血清HA,PⅢP,CⅣ的变化
目的研究肝硬变患者前列腺素E1治疗后血清HA,PⅢP,C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特异RIA测定70例肝硬变患者和30例正常人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ⅢP)、血清Ⅳ型胶原(CⅣ)的含量.肝硬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为综合治疗组,实验组为综合治疗加前列腺素E1(PGE1).两组治疗前以上观察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按Child分级,治疗前患者血清HA,PⅢP,CⅣ水平两......
作者:张永宏;周力;卢源;张涛 刊期: 1998- 06
-
GSTM1和T1基因多态性与AFT暴露和肝癌
AIMToexplore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levelofaflatoxin-humanserumalbuminadductsandpolymorphismsof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T)M1andT1andprimarylivercancer(PLC).METHODSAFT-albuminadductsweremeasuredbysa......
作者:董传辉;俞顺章;陈公超;赵德明;符艳 刊期: 1998- 06
-
肝气郁结证患者血浆抗利尿激素的变化
目的研究肝气郁结证的病理生理基础,检验血浆抗利尿激素含量变化与肝气郁结证的相关性.方法用RIA法测定辨证属于肝气郁结的神经衰弱、乳痛症、慢性胃炎和慢性胆囊炎患者血浆抗利尿激素含量.第一批测定30例,第二批测定28例,设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两批患者血浆抗利尿激素含量分别为52.8ng/L±19.1ng/L和48.5ng/L±16.2ng/L显著高于健康人对照组的29.9ng/L±10.4ng/L......
作者:陈泽奇;陈国林;李学文;赵玉秋 刊期: 1998- 06
动态资讯
- 1 CT结肠造影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 2 肝门胆管癌的超声影像学诊断
- 3 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对MAPKKK蛋白信号转导的影响
- 4 消化性溃疡患者HLA-DQA1基因的120例检测
- 5 T-STAR基因对结肠癌细胞系HCT-116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 6 MMP-3和VEGF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7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获得2001年度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 8 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不同环节抗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 9 N-乙酰半胱氨酸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肝损伤的抑制作用
- 10 Twist、E-cadherin在胆管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 11 骨髓基质干细胞向肝细胞的定向分化及体内移植
- 12 血浆氨基酸比例模型判别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病理状态的评价
- 13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的实验研究进展
- 14 肝癌的血管生成与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
- 15 转化生长因子β与肿瘤转移的研究进展
- 16 肝癌细胞膜受体含pRSVB7特异性配基的构建
- 17 免疫分子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
- 18 炎症免疫与功能性胃肠病
- 19 辣椒素敏感传入神经在电刺激室旁核减轻大鼠胃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 20 肝恶性肿瘤行规则性肝切除术与不规则肝切除术的相关因素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