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
反流性食管炎的并发症和外科治疗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esophagitis,RE)系指由于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粘膜的炎症.本病在西方国家人群中发病较高.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reflux,GER),分生理性GER和病理性GER两种类型,后者常导致RE.当抗反流屏障遭到破坏,尤其是食管下端括约肌(loweresophagealsphincter,LES)功能障碍时,反流的胃液或胆......
作者:田素礼;谷金宇 刊期: 2000- 10
-
反流性食管炎的药物治疗
反流性食管炎(RE)是消化系统常见的临床疾病,酸性胃内容物反流是引起RE的主要致病因素.RE的内科治疗是采用综合性措施,RE内镜诊断LA分类[1]:B级以上者药物治疗时间至少8wk,维持量治疗至少6mo,其目的是使食管粘膜长期不受酸或碱性物质刺激,消除临床症状、防治并发症和预防复发.药物治疗是以抑酸药为主,再给予提高下食管括约肌(LES)张力,加强食管蠕动、增加食管酸廓清能力的药物,如:胃复安、吗......
作者:朱春兰;徐晓红;孙晓梅 刊期: 2000- 10
-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食管和胃运动功能的变化
反流性食管炎(RE)是指由于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粘膜损害,即患者不仅有胃食管反流(GER),食管还存在炎性损害.原发性食管胃肠运动功能障碍是引起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主要原因[1].食管运动功能与GERP密切相关,其中LES和食管的清除功能为重要,其他如His角,胃斜行肌、隔肌食管韧带等也具有防反流的作用.......
作者:张兆文;董跃斌;李春明 刊期: 2000- 10
-
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症状和鉴别诊断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esophagitis,RE)的临床症状可分为常见症状和并发症症状.常见症状的诊断意义较大.症状与反流的严重程度,与食管炎的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不同年龄组的症状发生率亦有差别[1-3].......
作者:刘铁夫 刊期: 2000- 10
-
Hp感染性胃病与TH1/TH2细胞因子行为的关系
目的探讨Hp感染性胃部疾病患者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含量变化.方法对患不同胃部疾病的Hp阳性患者109例及Hp阴性患者30例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进行离心、培养,取上清液后,对其TH1型细胞因子IFN-γ,IL-2及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的含量采取双抗体夹心ELISA法进行检测.结果在不同胃部疾病伴Hp感染者IFN-γ,IL-2的含量分别较对照组明显增高,(CSG,PU,......
作者:刘改芳;姚希贤;冯丽英;宋梅;崔东来 刊期: 2000- 10
-
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免疫组化研究
目的了解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BSC)的生物学特点.方法BSC8例,用CK4,CK18,CK19,EMA,CEA,SMA,S100,LN,ColⅣ,NSE,PCNA,p53等12种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用常规ABC法.结果BSC的两种细胞成分,基底样细胞(BC)和鳞状细胞(SC)对上述抗体反应截然不同.BC绝大部分病例(7例)专一地对CK19抗体呈阳性反应,而对其他4种上皮性抗体呈阴性;BC......
作者:黄致治;吴贤英;梁英锐;李乔山;沈健 刊期: 2000- 10
-
血红蛋白氧化酶诱导剂Hemin在乙酸诱导大鼠胃溃疡中的作用
目的众多研究表明血红蛋白氧化酶(HemeOxygenase,HO)具有内源性组织细胞保护作用,诱导HO表达能减轻和限制炎症引起的组织损伤.本研究目的旨在研究HO诱导剂Hemin在乙酸诱导大鼠胃溃疡模型中所起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用RT-PCR,Westernblotting分别检测乙酸诱导大鼠胃溃疡1,3,7d后胃粘膜中两种诱导型酶,HO-1和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nitricoxid......
作者:沈锡中 刊期: 2000- 10
-
胃癌雌激素受体与PCNA的关系
目的探讨雌激素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1例胃癌组织、10例正常胃组织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表达量;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1例胃肠癌组织、10例正常胃肠组织中ER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PCNA)蛋白表达.结果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结果表明,胃癌组织ER表......
作者:高美霞;张乃珍;冀春萱 刊期: 2000- 10
-
严重创伤后肠屏障功能损伤及谷氨酰胺的保护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后肠屏障功能损伤机制及谷氨酰胺(GLN)对肠屏障功能的保护.方法以烧伤、枪伤和缺血再灌流损伤作严重创伤的动物模型,并结合临床病例测定血和组织二胺氧化酶(DAO)活性以及小肠屏障功能的相关指标血乳酸、D-乳酸、肠PHi,LPS,TNF和尿乳果糖/甘露醇(L/M)的变化,以早期口服GLN对肠屏障功能保护.结果严重创伤后血浆DAO活性从损伤早期即显著升高,组织DAO活性降低,血和小肠组织......
作者:黎君友;盛志勇;吕艺;于勇;胡森;周宝桐 刊期: 2000- 10
-
氧化砷诱导食管癌细胞凋亡中一氧化氮的变化
目的一氧化氮NO已被认为是生理和病理状态下一种重要生物分子.以氧化砷(As2O3)诱导食管癌细胞(SHEEC1)凋亡过程中检测细胞NO,NO合成酶(NOS)和一氧化氮合成酶mRNA(NOSmRNA),探索NO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用As2O3(5μmol·L-1和10μmol·L-1)诱导SHEEC1凋亡,在加药后2,4,8,16,24h取样检查,用分光光密度法检测细胞培养液的NO含量;用免疫组化......
作者:沈忠英;沈文英;陈铭华;洪超群;沈健 刊期: 2000- 10
动态资讯
- 1 早期百普力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影响
- 2 脂肪胰的研究现状
- 3 包载反义RNA重组腺病毒微球的制备及逆转肝癌的体内外效果
- 4 肝硬变患者胰高糖素负荷的血糖反应性研究
- 5 超声内镜在食管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及存在的问题
- 6 肝细胞生长因子对肝癌细胞系SMMC-7721失巢凋亡的影响
- 7 上皮细胞间质转化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 8 HPV6b感染与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的关系
- 9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的临床意义
- 10 艾滋病患者消化系统表现、上消化道黏膜病变特点及相关因素
- 11 基因功能研究新途径-RNA干扰
- 12 慢性乙型肝炎HBV前C区基因突变与TNF-α的关系
- 1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研究进展
- 14 英夫利昔单抗-类克在激素抵抗及激素依赖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应用
- 15 聚乙二醇α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FN-γ、IL-17、IL-10的影响作用及机制
- 16 吴孟超:神刀济苍生肝胆照人间
- 17 HPV16型感染与胃癌关系的研究
- 18 Hp+CAG患者胃粘膜上皮胃泌素及其受体基因转录和蛋白的表达
- 19 毒物代谢酶基因多态与胃癌的关联
- 20 早期肠内谷氨酰胺补给对烫伤大鼠肠黏膜细胞紧密连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