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
端粒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相关性研究
端粒酶(telomerase)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是近年来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与胃癌发生可能有相关性.......
作者:关劼;张继平;周天红 刊期: 2000- 08
-
电针调控胃肠功能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作用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是一种内源性神经肽,它可能通过内分泌、旁分泌、腔分泌或其他方式在生物体内产生多种生物学作用,从而在机体的正常生理稳态调节中和某些疾病时,对机体代偿和失代偿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王景杰;黄裕新 刊期: 2000- 08
-
胰腺癌的基因治疗
胰腺癌仅占恶性肿瘤的2%,却占癌症死亡的第4位.迄今为止,胰腺癌的切除率从未超过20%,五年生存率低于5%.......
作者:冷建军;陈玉强;冷希圣 刊期: 2000- 08
-
肝炎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
1材料和方法1.1材料我院感染科1996-08/1999-12收治的各种类型的肝炎患者2065例,男1675例,女408例,年龄17岁~84岁,平均(38±13)岁;住院时间1d~218d,平均(25±17)d;肝炎类型包括急性肝炎、慢性轻度肝炎、慢性中度肝炎、慢性重度肝炎和慢性重症肝炎.......
作者:万谟彬;张斌;李成忠;陈志辉;张迁;陈姬秀 刊期: 2000- 08
-
日本高分化型胃癌的细胞学分类
关于胃癌的组织学分型研究报告很多[1-3],但是由于近年来对胃癌组织粘液及酶类研究发现[4,5],由肠上皮化生粘膜为基础发生的胃癌大多数为分化型胃癌[6],少数为未分化型胃癌,它们多数是以分化型胃癌形式发生的,在其增殖过程中演变为未分化型胃癌的.......
作者:李坚;张国梁;叶红军;渡边英伸 刊期: 2000- 08
-
大鼠急性重症胰腺炎模型的建立
急性重症胰腺炎是一临床急重症,其死亡率高,预后差[1,2,3],深入开展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病理生理变化的研究,对于早期干预治疗,降低死亡率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在国内首次建立了便于研究其早期病理生理变化及防治效果的大鼠急性重症胰腺炎模型.......
作者:尚占民;王宝恩;张淑文;次秀丽 刊期: 2000- 08
-
肝癌合并肝动-静脉瘘DSA影象分析及临床意义
介入治疗目前已成为肝癌临床主要治疗手段之一[1-4].肝动脉灌注、栓塞治疗更为中晚期肝癌创造二期手术机会[5-8],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质量,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9-10].......
作者:郭卫平;张洪新;王执民;王义清;倪代会;李文献;关彦 刊期: 2000- 08
-
乙型肝炎肝窦病变的体视学定量研究
乙型肝炎(HB)病变中,肝窦病变与肝血管病变及肝纤维化和预后密切相关[1-7].研究肝窦病变的量化指标与HB及肝硬变的关系,对了解肝内微循环状况及其病理机制、实施治疗、判断预后皆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严家春;徐长江;陈文笔 刊期: 2000- 08
-
胃癌与Hp感染及c-myc,p53基因表达的关系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2],众多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Hp可能增加其发生的危险性[3-12],但其机制不详.......
作者:高歌;周长玉;林种玉 刊期: 2000- 08
-
山莨菪碱对再灌注后肝细胞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肝脏缺血再灌注后一般都伴随着肝窦内皮细胞和肝细胞的损伤,这是肝脏和创伤外科疾病中常见的病理过程,如处理严重的肝外伤、施行广泛的肝叶切除、肝移植以及休克、感染等[1-4].......
作者:董满库;陈昌玮;崔彦;施靖华;徐冠南;王平;杨飞;肖广生 刊期: 2000- 08
动态资讯
- 1 瘦素和脂联素在老年结直肠腺瘤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 2 P53过度表达及细胞外基质与胃癌分化、浸润和转移的关系
- 3 胰腺损伤诊治56例
- 4 结直肠癌淋巴结的分期
- 5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和世界胃肠病学杂志上发表的创新研究原著获中国国家高科学技术奖者奖励10万元
- 6 mir-21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行为的关系
- 7 戊肝诊断研究获重要进展
- 8 Kupffer细胞与肝脏缺血再灌注损害的研究进展
- 9 端粒酶活性检测在结肠癌诊断的临床研究
- 10 马来酸曲美布汀分散片联合聚乙二醇4000散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 11 IL-12和IL-4水平对观察和预测拉米夫定治疗乙肝病毒感染中发生YMDD变异的意义
- 12 肠道菌群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现状与未来
- 13 腹腔镜和开腹直肠癌保肛手术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
- 14 幽门螺杆菌耐药基因检测的研究现状
- 15 三腔二囊管改良操作治疗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42例
- 16 溃疡性结肠炎内科治疗的进展
- 17 表象训练在虚拟现实内镜模拟器培训胃镜初学者中的应用
- 18 食管异物临床特点及规范化诊疗
- 19 凉血愈肠汤对急性放射性肠炎的治疗及作用机制
- 20 WJG(OR)在众多消化类期刊中惟一进入SCI-E(OR)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