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
幽门螺杆菌诱导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与Bax蛋白的表达
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Hp)感染诱导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与Bax蛋白表达的关系,探讨Hp诱导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采用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原位观察和比较73例慢性胃炎患者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情况,对其中50例Hp阳性患者Hp根除前后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变化进行检测;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Bax蛋白表达变化.结果Hp阳性患者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为12.8......
作者:刘海峰;刘为纹;房殿春;杨仕明;赵丽 刊期: 2000- 08
-
大鼠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的研究
目的建立Hp相关CAG大鼠模型,探讨Hp与胃粘膜损伤因子在CAG中的致病作用.方法采用二级、体质量90g~110g、♂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Hp感染CAG模型组,单纯Hp感染组,单纯胃粘膜损伤CAG模型组与对照组.采用灌胃接种Hp菌株(SSl),30g/L水杨酸钠灌胃,5mmol/L去氧胆酸钠溶液、50mL/L乙醇交替自由饮用及饥饱失常的方法建立Hp相关CAG模型.Hp末次接种12wk后......
作者:姚金锋;崔东来;姚希贤;郝桂敏;刘惠芝 刊期: 2000- 08
-
肝细胞癌组织中HCV基因型的逆转录原位PCR检测
目的从分子病理学水平探讨HCV基因型与HCE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原位PCR法对95例HCC及其非癌组织中1b型和2a型HCV进行检测,同时采用Okamoto法对HcC组织RNA抽提物中HCV基因型加以验证.结果HCC中HCV阳性率为44%(42/95),检出3种HCV基因型,包括1b(13例,31%)、2a(23例,55%)、混合型(1b+2a,2例,5%)和3a(4例,10%),1b型检出......
作者:苏英豪;朱世能;陆世伦;顾映红 刊期: 2000- 08
-
大肠癌CD15,CD44v6和nm23H1的mRNA表达与转移及预后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CD15,CD44v6和nm23H1的mRNA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及相关性.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检测90例大肠癌中CD15,CD44v6和nm23H1的mRNA表达及20例原发灶和转移灶大肠癌配对标本中CD15mRNA表达,并结合53例5a以上随访资料分析.结果90例大肠癌中CD15,CD44v6和nm23H1的mRNA阳性表达分别为76例(84.4%),62例(68.9%)和......
作者:谷化平;倪灿荣;詹熔洲 刊期: 2000- 08
-
误服大剂量吲哚美辛致AGMD及多发性DU 1例
1病例报告女,40岁.既往无上消化道疾病史,2d前出现不明原因右上肢疼痛,自购吲哚美辛治疗,每次口服25片,共服3次(吲哚美辛每片25mg,正规服法是:25nag,3次/d,故患者实际服药总量达1875mg,超过常用量24倍),服药后即出现上腹部疼痛,反酸,嗳气,且逐渐加重,并出现柏油样便一次,约200g,于1999-09-0808:00急诊入院.......
作者:邹春光;李延超 刊期: 2000- 08
-
胃囊肿1例
1病例报告女,39岁.因上腹部隐痛不适3mo,诊断为慢性胆囊炎于1999-12-20入院.该患者1a前曾患急性黄疸性肝炎,经治疗后痊愈.......
作者:黄志刚;王兴鹏 刊期: 2000- 08
-
中国胰腺疾病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在消化病学领域,过去对胰腺疾病的问津者不多,原因有二:①在我国胰腺病发病率不如其他胃肠疾病高,学科发展的导向趋于常见病、多发病,也无胰腺疾病的研究机构.②针对胰腺疾病的研究手段不多,内科医师面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所为有限,既乏可靠、敏感早期诊断措施,又无疗效确切的药物,长期依赖于外科剖腹探查和手术干预,而外科的一系列干预措施因缺乏必要的理论基础而难以达到较理想的水平.然而,近5a的......
作者:王兴鹏 刊期: 2000- 08
动态资讯
- 1 Lumican蛋白在胰腺导管腺癌间质中的表达及其与Ki-67、VEGF及突变型P53表达的相关性
- 2 miRNA干扰质粒的构建及其对肝癌HepG2细胞IGF-Ⅱ表达的抑制作用
- 3 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缺血再灌注小肠绒毛细胞内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
- 4 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机制研究
- 5 骨髓源性肝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 6 静滴国产奥美拉唑对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疗效及对胃内24 h pH值的影响
- 7 中国胰腺癌的研究
- 8 药物诱导细胞凋亡与胃癌治疗
- 9 肿瘤坏死因子-α及一氧化氮对暴发性肝衰竭肝损伤的作用
- 10 食管原发恶性黑色素瘤2例
- 11 无创检测与评价胃动力功能--生物电阻抗方法
- 12 胃幽门螺杆菌感染清除后黏膜病理的动态变化
- 13 错配修复缺陷,微卫星不稳定与胃癌
- 14 热休克蛋白在胃溃疡中的表达及意义
- 15 猪细小病毒的致病机制与防控策略
- 16 Rg3抑制人胃癌血管生成的临床研究
- 17 DMSO促进HepG2细胞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核心蛋白入核
- 18 以PiCCO联合ScvO2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重症胰腺炎早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 19 仓鼠到大鼠原位肝移植38例
- 20 EGCG对氟尿嘧啶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增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