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维普收录(中), 医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2年第1期文章
  • ERCP预治胆道感染及梗阻性黄疸429例

    目的:观察胆管内外引流对预防和治疗胆道感染及梗阻性黄疸的价值.方法:采用十二指肠镜进行逆行胰胆管造影429例,作出诊断与B超、CT、病理进行对照,根据病情及病变的情况,选择鼻胆引流或胆管内支架.结果:在429例中检查成功391例,成功率91.2%.诊断胆管癌、壶腹癌、胰腺癌68例,胆管结石102例,符合率98.5%.行内镜下治疗35例,鼻胆引流18例,胆管支架3例,乳头切开网篮取石(EST)14例......

    作者:吴志强;殷健;候鹏;陈立新;唐晓兰;杨立 刊期: 2002- 01

  • 胃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标志物

    侵袭转移是恶性肿瘤重要的特点,并且是恶性肿瘤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主要是通过临床病理因素确定肿瘤的进展水平并评估预后.肿瘤标志物是肿瘤细胞产生的抗原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此类物质在正常组织及良性病变中不产生或产生甚微,他反映了肿瘤发生过程中相关基因的变化,在肿瘤组织、患者体液及排泄物中可以检测出来.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癌肿,近年来,许多新的分子示志物的检测已用于判断胃癌的进展和评估预后.本文综述了......

    作者:李海霞;沈志祥;谭诗云 刊期: 2002- 01

  • 胃癌化疗的新进展

    本文从新辅助化疗、辅助化疗和定时化疗三个方面扼要地介绍了近年来日本在胃癌化疗方面的新思路及新实践.新辅助化疗是目前肿瘤内科治疗的一个热点和主导方向,多取联合化疗,主要方案有UFT+CDDP,5-FU+CDDP;CDDP+5-Fu+LV;CDDP+MMC+5-FU+ETP.胃癌辅助化疗的观念在学术界已达成共识,这里推荐的方案有:UFT+5-FU,5-FU+CDDP,CDDP+doxifluridin......

    作者:任刚;蔡嵘;陈强 刊期: 2002- 01

  • H.pylori感染与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是机体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小分子多肽.在H.pylori感染中机体的免疫状态以及细菌的毒力决定了疾病的结局,而他们都通过细胞因子发生作用.近年来对H.pylori感染过程中机体细胞因子以及免疫类型的研究加深了对H.pylori致病机制的认识并且为将来成功制备H.pylori疫苗奠定了免疫学基础.本文综述了H.pylori感染过程中胃粘膜局部细胞因子的变化以及各因子间的关系,他们......

    作者:黄海力;吴本俨 刊期: 2002- 01

  • 库普弗细胞与肝纤维化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疾病,肝纤维化是其必经之路炎症反应是肝纤维化发生的主要因素.库普弗细胞(kupffercell,KFC)是主要的炎症递质细胞.Ruggin等发现在大鼠可逆性胆道阻塞引起的肝损伤修复中灭活库普弗细胞后可损伤胶原代谢,阻止纤维化的消散,使炎症细胞持续进入门脉区.所以,明确库普弗细胞在肝纤维化中作用才有可能解决肝纤维化的治疗问题.本文就此分别从其一般特性和功能、在肝纤维化中作用以及与肝纤......

    作者:周馨;李宣海;李定国 刊期: 2002- 01

  • 生物人工肝研究的若干新进展

    生物人工肝的研究在近年取得了较大进展.聚氨酯泡沫(PUF)等新型材料用于肝细胞培养、肝细胞与骨髓细胞共同培养以及肝细胞生长因子的应用对肝细胞的生长与代谢是有益的;培养液中添加激素与氨基酸有助于恢复受血浆损伤肝细胞的功能;甘氨酸及ZVAD-fmk等细胞保护剂有益于维持生物人工肝的代谢功能;甲磺酸萘莫司他(NM)可预防FHF血浆对肝细胞的损伤作用,保持猪肝细胞在FHF患者血浆中的活性,使猪肝细胞生物人......

    作者:陈耀凯;王宇明 刊期: 2002- 01

  • 胰腺癌等肿瘤的免疫治疗

    胰腺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率和手术切除率均较低,预后差,因此,开展胰腺癌基因免疫治疗研究具有特殊意义,特别是多基因转染胰腺癌形成的特异性胰腺癌瘤苗对胰腺癌的治疗,免疫基因治疗主要是有效地增强机体自身的抗肿瘤作用、清除术后残留肿瘤细胞、修复肿瘤突变基因.目前肿瘤基因治疗常用的策略有:细胞因子导入,肿瘤疫苗制备,自杀基因治疗,利用反义寡核苷酸技术封闭活化癌基因以及向靶组织转移抑癌基因等......

    作者:孙早喜;孙诚谊;王福生 刊期: 2002- 01

  • 重危患者胃小肠的运动功能紊乱

    重危患者常见胃小肠动力紊乱,促使吸入性肺炎、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U)获得性感染、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的发生.由于ICU难以开展动力检测,许多临床医师对这部分患者的消化道动力紊乱不够重视.国外发现机械通气的重危患者中:即使常规静脉给予雷尼替丁,病理性酸反流的发生率仍有7.7%,病理性胆汁反流为46.2%颅脑损伤后颅内压升高的患者80%见排空延缓;在择期腹主动脉瘤修补的患......

    作者:忻莹;戴宁 刊期: 2002- 01

  • 清除乙型肝炎病毒的非细胞裂解机制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过程,也是机体清除HBV的过程,两者密不可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除了细胞裂解并清除HBV感染的机制以外,还存在清除HBV的非细胞裂解机制,而后者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因为在达到清除HBV的目的同时,还能不损伤HBV感染的肝细胞,或者只有很轻程度的肝细胞损害.研究中发现干扰素、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一氧化氮以及一些未知蛋白质因子的参与,是清除HBV的非细胞裂解机制的重要因素......

    作者:成军;李莉 刊期: 2002- 01

  • 胃癌及转移淋巴结中P16和P15基因表达的意义

    目的:观测抑癌基因P16和P15在原发性胃癌及淋巴结在的表达,以探讨两者在胃癌的发生转移及预后中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2例原发性胃癌及138枚转移淋巴结中P16和P15蛋白的表达结果:P16和P15阳性表达率在原发癌中分别为174%和28.3%,在转移淋巴结中分别为15.9%和28.3%,原发癌伴淋巴结转移组P16和P15阳性表达率较无淋巴结转移组显著低表达(P......

    作者:肖鹏;陈广斌;贾宗智;司斌团 刊期: 2002-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