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
重视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内镜与药物的联合治疗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EVB)是肝硬化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首次和再次静脉曲张出血病死率均为30~50%.采用内镜治疗EVB止血率可达85%以上,食管静脉曲张消失率达83%,出血死亡率可下降至10%左右.急诊内镜控制EVB效果远优于三腔二囊管和血管加压素,并可减少早期再出血率.然而活动性出血时内镜视野欠清晰,且ELS和EVL治疗后,曲张静脉闭塞消失之前,仍有一定的再出血率,并可出现溃疡、穿孔、吞咽困......
作者:常丽丽;任锡玲;高富贵;刘玉珍 刊期: 2002- 03
-
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近几年来我国脂肪肝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酒精的消耗也在逐年上升,而酒精是导致脂肪肝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危害性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但由于其发病机制的复杂性,其治疗效果并不尽人意.可以说,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进展就是其发病机制研究进展的一个重要体现.因此,深入研究脂肪肝的发病机制将会极大地促进临床治疗以及对于该病的防治.目前,国内对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多偏向于中医药,中医对该病的病机演变、辨证论治等进行了研究......
作者:冯志强;沈志祥;谭诗云 刊期: 2002- 03
-
细胞间黏附分子-1与胃癌侵袭转移关系的研究
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是体内重要的免疫活性分子,参与机体免疫过程,尤其是在炎症、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ICAM-1通过与其相应配体的结合,介导肿瘤细胞与不同细胞、基质的黏附,终使癌细胞逃避免疫监视,利于侵袭转移.近年来,国外对ICAM-l与胃癌侵袭转移关系的研究相当活跃,本文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倪海滨;张彦亮;黄介飞 刊期: 2002- 03
-
肝细胞体外培养技术的研究现状
本文综述了肝细胞原代分离、低温冻存、培养液补充物、常用肝细胞培养方法等肝细胞体外培养的有关内容,强调非实质细胞和基质生物学在维持细胞形态和功能方面的重要性.体外肝细胞培养技术及其应用方式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反映了肝组织生物学的重大进展.许多新技术已应用于临床,取得良效,如微囊肝技术用于肝细胞移植肝细胞中空毛细血管三维培养技术用于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等.随着肝细胞生物学和细胞培养技术以及细胞工程技术的......
作者:张颖;白雪帆;黄长形;吴军正 刊期: 2002- 03
-
苯丙素甙对MKN45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抑制机制
目的:探讨苯丙素甙对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的调控作用.方法:应用端粒酶PCRELISA法,Sourthernblot杂交及流式细胞技术对苯丙素甙(verbascoside)在体外作用MKN45细胞的端粒酶活性、端粒长度及细胞周期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苯丙素甙在一定浓度范围内(12.5-27mg@L-1)抑制端粒酶活性,但不能直接抑制细胞上清中的端粒酶活性.用端粒酶半抑制浓度剂量作用细胞后,细胞出现端粒长......
作者:张方信;贾忠健;邓芝云;樊俊杰;陈嘉屿;吴汉平;赵春玲;魏亚明 刊期: 2002- 03
-
食管良性狭窄金属内支架介入治疗随访研究
目的:对食管良性狭窄金属内支架介入治疗后进行随访.方法:75例食管良性狭窄患者,其中永久性金属支架扩张组(A组)25例;暂时性部分带膜金属支架扩张术组(B组)50例.在X线引导下,A组25例安放部分带膜金属支架15只,不带膜金属支架10只;B组50例安放部分带膜金属支架50只,在支架术后3~7d由胃镜取出.所有患者,治疗前食管管腔窄处直径0.5~8.3mm,吞咽困难评分2~4级;治疗后食管管腔窄处......
作者:陈维雄;程英升;杨仁杰;李明华;尚克中;庄奇新;陈尼维 刊期: 2002- 03
-
扩张置管术治疗食管狭窄和瘘
0引言食管狭窄和瘘导致患者进食困难,引起严重感染,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期,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扩张置管术已成为治疗食管狭窄和瘘的主要方法,在器械选择、操作技术、临床疗效、并发症及防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作者:邵先玉;陈振华;宁建文 刊期: 2002- 03
-
趾恶性黑色素瘤胃内带蒂息肉样转移1例
1病例报告男,50岁,1994年右中趾黑色肿物,诊断恶性黑色素瘤并行右中趾切除术.1998年1-3mo先后于右小腿、右大腿及右腹股沟淋巴结复发转移行局部切除术.1998-08-28因上腹部疼痛1wk,行胃镜检查发现:胃窦后壁7x8cm肿物,带蒂,蒂长2.0cm,表面不光滑,呈浅紫色,表面附有黏液及污苔.胃蠕动时肿物被推向幽门,造成幽门阻塞.活检病理诊断:恶性黑色素瘤.经给予全身化疗后,9m行胃大部......
作者:吴志强;殷健;唐晓兰 刊期: 2002- 03
-
西安地区急性GBVmC/HGV感染者的分子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
目的:为了了解西安地区急性GBV-C/HGV感染者的分子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连续收集急性病毒性肝炎病例458例,诊断符合上海会议标准.经ELISA检测的67例非甲-戊型肝炎患者经套式PCR方法检测HGVRNA,采用统一,由专人负责进行l临床和流行病学调查.所有数据用EPI软件处理.结果:经ELISA检测的67例非甲-戊型肝炎患者经套式PCR方法检测有17例呈HGVRNA阳性,50为诊断不明患......
作者:李如琳;徐德忠;聂青和;闫永平;张景霞 刊期: 2002- 03
-
肝靶向基因给药系统AsOR-PL+PEG-PEl的研究
目的:研制含有靶向配基、DNA聚合亚基、溶酶体活性成分及聚乙二醇等多种组分的肝靶向的DNA给药系统.方法:分别制备As0R-PL偶合物及PEG-PEI偶合物.然后按照不同的比例先后与报告基因DNA形成复合物,再进行Huh-7细胞的体外转染试验和静脉给药后小鼠体内的表达试验.结果:AsOR-Pt/PFG,-PEt/DNA复合物对受体阳性的Huh-7细胞具有较高的转染效率;小鼠尾静脉给药后能够在肝脏特......
作者:靳雪源;张玲霞;楼敏;谢建芳 刊期: 2002- 03
动态资讯
- 1 胃癌组织CD44v9和MMP-2基因的表达
- 2 慢性丙型肝炎血脂变化与抗病毒疗效的关系
- 3 胃底腺息肉与结直肠肿瘤相关性
- 4 中国溃疡性结肠炎10218例的特点
- 5 UⅡ/UT系统对急性肝衰竭小鼠肝组织自噬水平的影响
- 6 肝源性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进展
- 7 胆道术后经双腔T管胆道冲洗的应用价值
- 8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辅用消炎利胆片对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疗效、预后及血清学指标变化的分析
- 9 饮食在肠易激综合征症状发作和治疗中的作用
- 10 前S2抗原基因对乙型肝炎DNA疫苗免疫应答的影响
- 11 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12 肝硬化大鼠门静脉高压症不同手术方式对其肝脏的影响
- 13 奥美拉唑果胶铋阿莫西林治疗肝源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 14 成人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1例
- 15 TRAIL在重型肝炎患者PBMC和血清中的表达及血浆置换治疗前后的变化
- 16 细胞色素P4502E1酶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
- 17 消化内镜手术彩色图谱
- 18 大肠3原癌1例
- 19 塞来昔布对胃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 20 感染性腹泻病中的特殊类型-旅行者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