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
直肠上动脉灌注美蓝指导全直肠系膜切除
目的:探讨经直肠上动脉灌注美蓝对全直肠系膜切除的指导意义.方法:25例直肠癌术中经直肠上动脉灌注美蓝后行全直肠系膜切除,观察术中、术后解剖病理所见、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检查情况等,并与20例未行动脉灌注美蓝者对照.结果:经直肠上动脉灌注美蓝后,包裹在盆筋膜脏层内的直肠及其系膜染色明显,与不染色的盆筋膜脏层外的组织易于区分,直肠筋膜囊能完整保持,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检出数目分别为96.8......
作者:陈远光;陈道瑾;金钦文;吴君晖;钱立元 刊期: 2003- 01
-
假尿嘧啶核苷与恶性肿瘤
假尿嘧啶核苷是tRNA降解的终产物,机体不再重新利用而从尿中排泄.因在肿瘤患者体内异常增高,被作为肿瘤标志物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肿瘤进展与复发的监测、疗效和预后的判断.......
作者:符雪松;白文元 刊期: 2003- 01
-
胃食管反流病并发Barrett食管及食管腺癌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胃食管反流病及其并发的Barrett食管、食管腺癌的发病率近年明显升高,其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本文综合阐述了此系列疾病发生过程中相关基因变化等分子生物学基础.......
作者:王雯 刊期: 2003- 01
-
CpG岛甲基化与胃肠道肿瘤
基因和表遗传性改变是恶性肿瘤发生的主要机制.表遗传性修饰-DNA甲基化在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细胞周期、DNA修复、血管生成和凋亡等都涉及到相关基因的CpG岛甲基化.CpG岛甲基化导致基因失活的分子机制包括DNA甲基转移酶(DNMTs)、CpG甲基化结合蛋白(MBDs)以及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等相关蛋白.MBD可直接抑制转录,并与HDAC形成复合体.DNMT催化甲基化生......
作者:周永宁;徐采朴;房殿春 刊期: 2003- 01
-
K-ras 12密码子点突变在胰腺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相当困难,众多的研究已证实K-ras12密码子点突变与胰腺癌相关性好.选择敏感的检测方法检测多种途径获取的标本中K-ras12密码子点突变,为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可能.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由胰腺细针穿刺(FNA)、胰液、十二指肠液、外周血和粪便等获取的标本中K-ras12密码子点突变的检测及对胰腺癌早期诊断的价值.......
作者:周国雄;李兆申;许国铭 刊期: 2003- 01
-
银杏制剂对大鼠急性肝损伤保护的作用及机制
目的:探讨银杏制剂对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银杏制剂低、中、高三个剂量治疗组及齐敦果酸阳性药对照组.D-氨基半乳糖胺(D-GalN)致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大鼠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丙氨酸转氨酶(ALT)、丙二醛(MDA),并光镜下观察肝脏病理变化.结果:模型组血清PAF、ALT、MDA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光镜:肝细......
作者:杜东红;袁凤仪;何云;任渝江 刊期: 2003- 01
-
山莨菪碱对肝脏缺血再灌注后氧自由基的影响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对肝脏缺血再灌注后氧自由基的影响作用.方法:选用♂Wistar大鼠1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生理盐水组和山莨菪碱组,观察了肝脏缺血60min再灌注1h,3h,6h,12h,24h后血浆和/或肝组织中内皮素-1(ET-1)、谷丙转氨酶(ALT)、丙二醛(MDA)和再灌注1h后肝细胞内游离Ca2+([Ca2+]i)含量变化以及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肝脏缺血再灌注后......
作者:董满库;崔彦;周立艳;施靖华;王强;王平;吉敏;李晓鸥 刊期: 2003- 01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胃溃疡愈合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人胃溃疡愈合过程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的变化及其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正常胃黏膜(20例)、胃溃疡活动期(24例)、愈合期(26例)和瘢痕期(20例)组织的bFGF的表达进行定位观察和图像半定量分析.结果:bFGF在正常胃黏膜呈弱阳性表达,在胃溃疡急性期呈阳性表达,在愈合期和瘢痕期呈强阳性表达.阳性信号主要......
作者:贺建华;罗和生 刊期: 2003- 01
-
基因不稳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基因不稳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亦是导致胃癌发生、发展的分子基础.研究表明,基因不稳可以分为2种不同的途径,即染色体不稳和微卫星不稳.染色体不稳涉及到抑癌基因的大片段丢失和重排,由此导致了大量的异倍体细胞.而微卫星不稳则涉及到错配修复基因的突变,由此导致了广泛的微卫星不稳定性.卫星不稳定性胃癌常常伴有甲基化的异常改变.近年发现线粒体基因......
作者:房殿春 刊期: 2003- 01
-
基因芯片法筛选萎缩性胃炎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
目的:建立大鼠萎缩性胃炎模型,用高密度基因芯片筛选萎缩性胃炎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采用热盐水、盐水、热水灌胃的方法建立大鼠萎缩性胃炎模型,并设立正常对照组、正常喂养组作为对照.提取标本的总RNA,定量后并反转录成cDNA,萎缩性胃炎标本标记上Cy5,正常对照标本标记上Cy3,与含有8248个大鼠基因的cDNA芯片进行杂交,常规洗片,扫描,分析杂交结果.结果:热盐水组灌胃12wk的大鼠经病理诊断......
作者:徐俊荣;崔大祥;张沥;张玲霞;贾长河;张宁霞;江梅;曹广周 刊期: 2003- 01
动态资讯
- 1 光动力疗法促进胆管癌细胞QBC939的凋亡
- 2 瘦素和雌激素在成年男性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发病中的作用
- 3 胆囊结石对慢性胆囊炎组织学改变及p53,p21 和 C-myc表达的影响
- 4 可回复性永生化逆转录病毒载体pLNCTIGlox的构建与表达
- 5 反流性食管炎的药物治疗
- 6 O139群霍乱弧菌感染
- 7 生长激素对胰腺癌细胞株BXPC-3增殖的作用及其机制
- 8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心脑肺损伤的诊治
- 9 小儿肠套叠的非手术治疗46例
- 10 COX-2与Hmlh1、Hmsh2在大肠癌中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 11 160例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及治疗分析
- 12 MicroRNA与胆管癌研究进展
- 13 Vimentin在胰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14 细胞角质素19及消减基因P02在肝细胞癌组织及卵圆细胞中的表达
- 15 第二届北京国际内镜外科治疗演示暨学术研讨会
- 16 孤啡肽与胃肠动力
- 17 六味五灵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
- 18 部分脾栓塞术国内应用现状
- 19 HeLa细胞感染痢疾杆菌前后差异表达的新EST序列的电子延伸及验证
- 20 中国人与非洲黑人H pylori相关胃十二指肠疾病发生情况比较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