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维普收录(中), 医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3年第10期文章
  • 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系列单突变克隆人工构建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S基因高频突变位点(T126S,M133L,T144A)变异对HBV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开发新的检测HBsAg试剂盒,混合HBV多价疫苗及多效价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方法:利用人工定点突变技术,基因重组,建立系列HBVS基因‘a'决定簇真核细胞表达的质粒.结果:测序和计算机软件分析,克隆的质粒基因突变序列完全正确,并且能在真核细胞中表达,被HBsAg单克隆......

    作者:余祖江;杨东亮;张俊;郝友华;王宝菊;郝连杰 刊期: 2003- 10

  • 消化管发育中上皮细胞凋亡研究进展

    细胞凋亡是在某些生理或病理条件下,细胞接受到某种信号的触发后主动参与并遵循一定程序的较慢的死亡过程.消化管在发育过程中,消化管上皮广泛存在着细胞凋亡现象.胎鼠肠上皮中凋亡小体主要分布在近上皮的肠腔面,但在食管中则广泛分布于上皮各层.食管,十二指肠和结肠上皮凋亡小体密度的峰值分别出现在胚胎12d、15d、16d,食管上皮的凋亡小体密度峰值明显高于十二指肠和结肠.细胞凋亡对消化管形态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均;汪维伟 刊期: 2003- 10

  • p53基因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p53基因是一种重要的抑癌基因.在人类50%的肿瘤中都发现p53基因有缺失或突变,可见其与肿瘤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利用p53基因治疗肿瘤已成为肿瘤继手术、放疗、化疗以及生物治疗后的又一种有希望的治疗方法.本文就p53基因的结构、功能与肿瘤的关系以及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应用予以简要综述.......

    作者:张艳;何凤田 刊期: 2003- 10

  • E-钙粘蛋白与食管癌侵袭转移的关系

    E-钙粘蛋白(E-Cadherin,E-Cad)是一类建立细胞间紧密连接,维持细胞极性,保持组织结构完整的钙依赖性跨膜糖蛋白.众多研究表明,E-Cad与其相应配体的表达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E-钙粘蛋白的基因缺失、基因突变以及转录异常是E-钙粘蛋白表达异常的主要原因;E-钙粘蛋白的表达异常与肿瘤细胞的低分化、高侵袭性和转移性相关;E-钙鲇蛋白功能失活还直接影响了患者的预后.目前国外对E-Ca......

    作者:吴静;薛群基;刘维民;王爱勤;寇伟 刊期: 2003- 10

  • 核因子-κB与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进展

    核因子-κB是一类具有多向转录调节作用的核蛋白因子,存在于多种组织的多种细胞中,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激活后参与许多基因的转录调控,在感染、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增生、细胞凋亡等过程中发挥作用.近年的研究表明NF-κB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密切,其参与多种凋亡相关基因的转录调控,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许多高表达NF-κB的细胞表现出对放疗、化疗、细胞因子介导的凋亡的抵抗作用,而现在又发......

    作者:於亮亮;于皆平;罗和生;于红刚 刊期: 2003- 10

  • 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与肝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growthfactorbeta,TGFβ)是一类能够调节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多肽,具备多种生物作用,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活化肝星状细胞(hepatocelluarstellatecell,HSC),促进胶原基因表达,促进细胞外基质合成与沉积等作用,是重要的促肝纤维化细胞因子之一.大量研究证实,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是TGFβ发挥生物学作用的主......

    作者:吴晓玲;曾维政;王丕龙 刊期: 2003- 10

  • 生物芯片技术及其在消化系统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生物芯片技术因其可在一次反应中进行信息的平行分析,而受到众多研究者的瞩目,特别是在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工作中的应用,不仅极大地促进了该项工作的进行,也使芯片技术在短短的几年间得到了长足地发展,并迅速在杂交测序以外的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利用生物芯片的高通量特性,系统地研究生物体系表达的蛋白质功能及其相互作用,使蛋白质芯片在近几年有了迅速的发展.生物芯片技术不断应用于食管癌、肝癌、胰腺癌和结直肠癌等消化......

    作者:蒋业贵;李兆申 刊期: 2003- 10

  • Wilson病的诊断和治疗

    Wilson病是一种以原发性铜代谢障碍为特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基因定位于13q14.3,蛋白产物是一种铜转运P型ATP酶.已发现多种基因突变类型,突变结果是铜转运障碍.患者胆道排铜障碍及铜蓝蛋白合成障碍,导致过量的铜沉积在肝细胞、豆状核、角膜等全身各处,临床表现为多种多样,涉及消化、神经、眼睛、血液等多系统、多器官的损伤,极易误诊.治疗主要是低铜饮食、减少铜的吸收、增加铜的排泄和肝移植.首选药......

    作者:林连捷;郑长青 刊期: 2003- 10

  • 胰头部解剖在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通过对文献的分析和研究,我们论述了胰头部解剖在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包括目前的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概念和胰头部解剖各部分的解剖关系.其中详细介绍了胰头的周围关系,胰头部钩突的解剖变异,胰头部动脉及变异,胰头部静脉在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血管重建的意义,胰头部胰管走行及意义,胰头部淋巴在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意义,胰头部神经的临床应用,结合临床对胰头部各部解剖进行了探讨,为指导临床提供了......

    作者:方驰华;马俊勋;钟世镇 刊期: 2003- 10

  • 血管抑素的研究进展

    作为第一种被发现并纯化的肿瘤血管抑制剂,血管抑素是目前抗肿瘤血管生成研究的热点之一.血管抑素是血浆纤维蛋白溶解酶原和/或纤维蛋白溶解酶的降解产物,具有抑制内皮细胞增生、促进内皮细胞凋亡、抑制内皮细胞定向迁移和抑制毛细血管芽生等抗肿瘤血管生长活性.作用机制包括:(1)增强黏附激酶活性,诱导内皮细胞凋亡;(2)拮抗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作用;(3)诱导蛋白激酶ERK-1和ERK......

    作者:陈建发;黄宗海 刊期: 2003-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