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
HBsAg疫苗对非溶细胞性和溶细胞性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
目的:观察HBsAg疫苗对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及其诱生的免疫反应类型.方法:低、中、高剂量HBsAg疫苗两次免疫小鼠后,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鼠血清抗HBsIgG2a,并用乳酸脱氢酶分析法检测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靶细胞的活性.结果:HBsAg疫苗可诱导小鼠产生抗HBsIgG2a,中、高剂量组阳转率(91.1%、100%)显著高于低剂量组(62.5%),P均<0.01;低、中、高剂量组部分鼠特......
作者:熊一力;贾彦征;施理;张宜俊 刊期: 2003- 11
-
原发性肝癌乙酰肝素酶mRNA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HPA)mRNA在肝细胞性肝癌(HC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33例HCC标本,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HCC癌及癌旁肝组织中HPAmRNA的表达,并与HCC临床病理学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3例HCC中有16例癌组织HPAmRNA表达阳性,阳性率为48.5%,显著高于癌周肝组织和对照肝组织(P......
作者:陈晓鹏;刘颖斌;时开网;彭淑牖;彭承宏;史留斌;沈宏伟 刊期: 2003- 11
-
P27kipl、CyclinE和CyclinA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P27kipl、CyclinE和CyclinA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及意义.方法:在62例胃癌中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27kipl、CyclinE和CyclinA蛋白表达情况.结果:P27kipl、CyclinE和CyclinA蛋白在62例胃癌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7.4%、45.2%和41.9%;58例癌前病变中分别为44.8%、25.9%和22.4%......
作者:金顺花;朴熙绪;金海峰;朴凤顺;许强 刊期: 2003- 11
-
MDM2基因扩增和蛋白表达与胃癌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研究癌基因mdm2在胃癌中的基因扩增和蛋白表达状况,揭示mdrn2与胃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用RT-PCR和Westemblot方法对胃癌细胞在mRNA、蛋白质水平上进行检测.结果:mdm2的基因扩增阳性率在胃癌组织中较高,其中低分化12.5%、中分化37.5%、高分化87.5%,与正常组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作者:孙利平;李岩;张宁;姜乃佳;付伟;薛一雪 刊期: 2003- 11
-
消炎痛和幽门螺杆菌在胃溃疡致病中的相互作用研究
目的:使用动物模型,探讨消化性溃疡两个危险因素-非甾体类药物和幽门螺杆菌感染Hp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使用SPF级砂土鼠,非甾体类药物选用消炎痛针剂,幽门螺杆菌选用国际标准菌株,培养后接种于砂土鼠胃内.实验共分为四组:1组:单纯胃内接种Hp菌液;2组:单纯皮下注射消炎痛;3组:皮下注射消炎痛后接种Hp菌液;4组:对照组,单纯灌胃培养液.2wk后每组各处死2只鼠,做组织学检查,20只鼠做除菌治疗,余......
作者:迟晶;赵金满;于继红;傅宝玉 刊期: 2003- 11
-
尿毒症患者血透前后胃肌电活动的研究
目的:应用胃电图(EGG)研究尿毒症患者胃肌电活动的变化.方法:对13例血透患者血透前后行EGG检查观察DP(主功振幅)、B%(胃动过缓百分比)、N%(正常慢波节律百分比)、T%(胃动过速百分比)、DF(主功频率)等指标.结果:尿毒症患者EGG中正常节律百分比降低,血透后主功率(3.13±3.04)较血透前(1.18±0.66)升高(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存在胃电节律紊乱,血透后主功率升......
作者:武立群;王虹;顾清;张悦;李松扬 刊期: 2003- 11
-
血管紧张素Ⅱ对大鼠HSC合成PAI-I的影响及NO的干预作用
目的:明确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大鼠肝星形细胞(HSC)细胞外基质降解的影响以及一氧化氮(NO)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原位酶灌注法分离培养HSC,发色底物法测定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I(PAI-I)活性,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浓度;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PAI-ImRNA的表达.结果:AngⅡ能剂量依赖性地促进HSC合成和释放PAI-I,NO、依那普利和氯沙坦均能减弱这种作用.结论:A......
作者:张晶;李定国;尤汉宁;刘清华;宗春华;陆汉明 刊期: 2003- 11
-
轮状病毒胃肠炎与表皮生长因子关系初步研究
目的:探索婴幼儿轮状病毒(HRV)胃肠炎时表皮生长因子(EGF)的反应性及与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HRV胃肠炎患儿急性期血浆和粪上清中EGF水平的变化.结果:HRV胃肠炎患儿急性期空腹血浆EGF1.69±0.82ne/mL,与正常对照组(2.04±0.78ng/mL,)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HRV胃肠炎患儿急性期粪上清EGF1.92±0.77ng/mL,与正常对照组(3......
作者:吴建春;姚英民 刊期: 2003- 11
-
肝硬化患者血清和腹水CA125升高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血清和腹水CA125升高的情况、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共有70例患者入选,分成3组:组1(GroupⅠ),肝硬化伴或不伴腹水患者30例,组2(GroupⅡ),消化系统肿瘤伴或不伴腹水患者30例,组3(GroupⅢ),除肝硬化外其他良性疾病引起的腹水患者10例.检测所有患者血清CA125(15例患者同时检测腹水CA125),并与病因、腹水、Child分级等指标作相关分析.同时检测......
作者:肖文斌;刘玉兰 刊期: 2003- 11
-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症状分型、胃排空功能、胃肠激素水平的相关性
目的:通过放射性核素胃排空检测及血中胃肠激素检测,了解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患者症状分型、胃排空和胃肠激素的相互关系,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以FD患者为观察对象,依据罗马Ⅱ标准,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三个临床亚型,每型患者随机取10人为一组,并以1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同步观察胃排空及相关胃肠激素的变化.胃排空检测后,再将30例FD患者分为2组,胃排空......
作者:唐红卫;黄裕新;徐海峰;高巍;周润锁;尚磊;王庆莉;高峰;安晓丽 刊期: 2003- 11
动态资讯
- 1 微囊化猪肝细胞移植治疗大鼠急性肝衰的免疫隔离机制
- 2 MUC5AC蛋白在大肠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 3 肝癌合并肝动-静脉瘘DSA影象分析及临床意义
- 4 胃十二指肠恶性黑色素瘤1例并文献复习
- 5 H2受体阻滞剂联合多潘立酮对肝硬化患者门脉血流的影响
- 6 胃十二指肠转移性黑色素瘤1例
- 7 HCV NS3/4A丝氨酸蛋白酶和NS5B RNA聚合酶抑制剂的临床研究进展
- 8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与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2突变体相互作用的研究
- 9 器械吻合在胸中下段食管癌手术中应用231例
- 10 结直肠息肉水通道蛋白3、4的表达
- 11 体质性高胆红素血症及其分子诊断
- 12 胃十二指肠血吸虫病41例
- 13 As2O3与Aspirin联合应用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的影响
- 14 胰腺癌细胞基因组范围内的基因缺失
- 15 手辅助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的临床应用56例
- 16 S-100蛋白新亚型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
- 17 多希紫杉醇温敏纳米胶束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靶向治疗作用
- 18 HBsAg基因启动子Ⅰ DNA结合蛋白1下调IL-18基因启动子
- 19 益生菌制剂在肠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 20 PRL-3基因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