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
环氧合酶-2反义核酸对人胆管癌细胞增生的影响
目的:用反义环氧合酶-2(COX-2)重组载体转染COX-2高表达人胆管癌细胞QBC939,观察其对QBC93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脂质体介导将COX-2反义核酸质粒转入QBC939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COX-2反义核酸的胆管癌转染细胞模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转染前后QBC939细胞COX-2mRNA表达的变化,应用免疫细胞化学......
作者:吴高松;武小勇;邹声泉;裘法祖 刊期: 2003- 06
-
激活素A对肝星状细胞细胞外基质合成的影响
目的:探讨激活A(activinA,ACTA)对肝星状细胞(hepaficstellatecell,HSC)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合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位酶灌注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HSC.初次传代后,HSC随机分为8组:空白对照组(A组)、ACTA1μg/L组(B组)、ACTA10μg/L组(C组)、ACTA100μg/L组(D组)、TGFβ110μg/L......
作者:刘清华;李定国;黄新;尤汉宁;潘勤;徐雷鸣;徐芹芳;陆汉明 刊期: 2003- 06
-
内皮抑素-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融合基因重组腺病毒的包装与鉴定
目的:构建内皮抑素-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融合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并包装成重组腺病毒,为下一步基因治疗打下基础.方法:用PCR方法在hENDO基因的5'端引入IL3信号肽、3'端引入弹性蛋白连接肽序列(linker),再与sVEGI基因连接,插入到pCA13腺病毒载体中.用脂质体介导包装出重组腺病毒,PCR法对重组腺病毒进行鉴定.结果:构建完成hENDO-sVEGI融合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融......
作者:李喆;潘欣;潘卫;曹贵松;闻兆章;方国恩;戚中田;毕建威;华积德 刊期: 2003- 06
-
大鼠肝纤维化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的作用
目的:通过研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肝组织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signal-regulatedkinase,ERK)的表达和分布规律,初步探讨ERK信号传导通路在肝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32只,质量250-300g,皮下注射CCl4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分别于注射CCl4后l,4,8wk处理动物,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组织中ERKl的表达及分布.结果:E......
作者:梁增文;张国;王天才 刊期: 2003- 06
-
蛋白激酶C在肝细胞缺氧预处理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C(PKC)在肝细胞缺氧预处理中的作用.方法:建立体外肝细胞缺氧预处理模型,应用PKC抑制剂白屈菜季铵碱(chelerythrinechloride,CHE)和激动剂豆蔻酸佛波酰乙酯(phorobol12-myristate13-acetate,PMA),通过检测PKC磷酸化活性,细胞存活率,同时在透射电镜下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研究PKC的作用.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作者:单毓强;高毅;王瑜;潘明新 刊期: 2003- 06
-
特殊状态下的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术
0引言所谓特殊状态下的逆行胰胆管造影,主要是指由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十二指肠乳头的位置异常,或内镜到达十二指肠乳头的路径与常规不同等状态下的逆行胰胆管造影.主要包括十二指肠憩室、乳头部畸形、胃大部切除B-Ⅱ式术后、胆肠吻合术后等[1].......
作者:智发朝 刊期: 2003- 06
-
介入内镜学在胆胰疾病中的应用
0引言1968年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用于临床以来[1],人们第一次在内镜下经造影将胆胰管显示清楚,使胆胰疾病的诊治提高到了-个新的水平.1974年Katagietal[2]首先将经口胰管镜(peroralpancreatoscope,ppS)应用于临床,可直接观察到胰管内的情况.同年Kawai和Classenetal[3A]首次采用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EST)治疗胆总管结石,开创了不用......
作者:刘思德 刊期: 2003- 06
-
胃肠道出血的内镜诊治
0引言胃肠道出血是一组临床常见的病征,尽管大约2/3的消化道出血属自限性,但总的死亡率高达8.0-13.7%.近10a来,由于内镜诊疗技术的普遍应用,虽然未能减少胃肠道出血的发生率,但有充分证据表明内镜止血治疗能降低出血的死亡率,可明显减少再出血率、输血量、急诊手术率和患者的住院费用[1-3].......
作者:陈村龙;宋于刚;周殿元 刊期: 2003- 06
-
抗HCV树突状细胞疫苗的制备及功能研究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是目前发现的功能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在免疫反应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备受重视.1990年以来,人们在体外诱导扩增DC成功之后,克服了以往由于DC在组织中含量很少、难以获取的困难,使DC研究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为人们探索新的疾病防治手段开辟了新的天地.以下从树突状细胞的特性、体外诱生及以DC为基础的治疗性疫苗在抗HCV感染中的作用等三个方面作一......
作者:王全楚;冯志华;周永兴 刊期: 2003- 06
-
疫苗新概念及新型疫苗的研制
随着免疫学研究进展,关于疫苗的传统概念也发生了根本变化:(1)成分不同:传统疫苗多为死疫苗/减毒活疫苗或重组亚单位疫苗;新型疫苗则为编码无毒力抗原蛋白的病毒核酸或能激发特异性机体免疫应答的细胞疫苗;(2)机制不同:传统疫苗主要靠病毒的抗原蛋白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性保护抗体;新型疫苗不仅能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而且能激发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3)作用不同:传统疫苗只能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新型疫苗不仅能预......
作者:冯志华;王全楚 刊期: 2003- 06
动态资讯
- 1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诊治36例
- 2 人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基因原核表达及活性鉴定
- 3 PI-3K、DGAT2、PKC-ε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4 加速康复外科在胃肠外科临床中的实践与思考
- 5 幽门螺杆菌CagA基因与消化系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 6 侧卧折刀位腹膜后腹腔镜手术不同气腹压力对肺内分流及肺顺应性的影响
- 7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趋化作用
- 8 ERK信号传导通路与肝星状细胞周期调控
- 9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指标与肝脏纤维化程度关系及明显肝纤维化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10 肝硬化时肝窦毛细血管化形成机制
- 11 老年人结肠镜检查肠道清洁方法比较观察
- 12 TS和BRCA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13 JAK-STAT信号通路在肝癌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14 原发性肝癌临床病理学新趋势
- 15 肝包虫病的影像学诊断与分型
- 16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与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
- 17 郎格汉斯组织细胞增多症的消化系表现、诊断及治疗
- 18 结肠息肉463例诊治体会
- 19 E-选择素在慢性HBV感染者中的表达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 20 消化系肿瘤分子影像诊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