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维普收录(中), 医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3年第7期文章
  • 微阵列技术及其在消化系疾病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微阵列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前沿生物技术,他利用分子杂交的原理,将生物学中许多不连续的分析过程,移植到固相的递质芯片上,进行样品的多方位分析,首次提供了高通量或平行监测基因表达变化和功能的新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基因表达分析、新基因发现及功能研究、基因组文库作图、基因突变及多肽性分析、疾病诊断、药物筛选、基因测序等领域.利用基因微阵列研究消化系统疾病将会有助于从整体水平上认识疾病发生中相应的分子事件,......

    作者:李新华;张万岱;肖冰;张振书 刊期: 2003- 07

  • 结直肠癌发病率及解剖部位变化趋势

    对结直肠癌发病率及解剖部位分布变化趋势进行研究,有利于探索病因及制定合理防治策略.息肉切除术的广泛应用,使西方国家CRC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而西方化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则使得原来低发的许多国家CRC发病率上升.CRC高发国家以结肠癌为主,低发国家则以直肠癌占优势.近年许多学者发现CRC肿瘤部位分布由远端向近端转移,并认为这与远端结直肠癌发病率下降致近端结肠癌所占比例上升有关.年龄、性别、种族、共病等......

    作者:谢正勇;卿三华 刊期: 2003- 07

  • NO和VIP与胃肠电-机械活动的关系

    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和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intestinalpeptide,VIP)都属于胃肠道非肾上腺非胆碱能(NANC)神经释放的主要抑制性神经递质,对胃肠道的电机械-活动起着重要的抑制性调节作用.NO和VIP在人和其他动物的胃肠道的神经丛中有共染现象,但是对于NO和VIP在形态学上的共染现象及解剖结构上的联系的解释不一.还有人认为肠道肽能神经发挥作用需通过......

    作者:章敏;曲瑞瑶 刊期: 2003- 07

  • TK基因治疗胃肠道肿瘤的研究进展

    胃癌是我国人群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第一位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大肠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胃肠道肿瘤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同是辅以化疗,但化疗对肿瘤非特异性,敏感性低,全身副作用大,效果欠佳,5a生存率在50%左右.肿瘤的基因治疗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尤其是TK基因治疗胃肠道肿瘤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收集国内外近期文献,就TK基因的作用机制、载体、靶向性表达、旁观者效应以及其在胃肠道肿瘤的应......

    作者:刘占奎;张超 刊期: 2003- 07

  • 趋化因子与肝病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趋化因子(Chemokines)在肝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大量研究表明,趋化因子在各种肝损伤中表达上调.通过应用趋化因子抑制剂,特异性趋化因子缺陷动物模型以及调控趋化因子受体等方法,趋化因子与炎症细胞浸润的密切关系得以证实.而在肝脏慢性炎症中,炎症因子、生长因子、氧应激及其产物等刺激因素促进趋化因子的表达.高表达的趋化因子能激活肝星状细胞(HSC)参与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的形成.......

    作者:胡迎宾;田德安;刘南植 刊期: 2003- 07

  • 游离脂肪酸、胰岛素抵抗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患病率日益升高,其对公众健康的危害受到普遍关注;胰岛素抵抗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密切相关,并且是其重要的病理生理学环节之一,而升高的血浆游离脂肪酸被认为在二者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游离脂肪酸升高通过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活化受体α、细胞色素P450、肿瘤坏死因子α、瘦素和肝细胞解耦联蛋白2等介导肝细胞的损伤作用,同时这些酶类和细胞因子又促使血浆游离脂肪酸更为升高,从而引起细胞线......

    作者:高志强;陆付耳 刊期: 2003- 07

  • ERK信号传导通路与肝星状细胞周期调控

    慢性肝病的重要病理基础是肝纤维化,慢性肝病通过纤维化的发展走向肝硬化现公认肝星状细胞(HSC)的活化与增生是肝纤维化进展的中心环节,HSC的增生有赖于一系列细胞内信息分子的调控,近年研究证实了ERK信号传导通路通过调控细胞周期相关周期蛋白的表达而调控细胞增生.因此本文对ERK信号传导通路调控HSC周期的研究概况作一扼要综述.......

    作者:蒋明德;马洪德;解方为 刊期: 2003- 07

  • 老年消化系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1老年期消化系疾病的特点消化系疾病为老年人常见病之一,约占所有老年病的18%,1989年一组国内资料报道,在住院的消化系疾病患者,中老年人占9.6%,以消化性溃疡、急性胃肠炎、肝硬化、慢性胆囊炎、胆石症、上消化道出血及肿瘤等常见.上消化道出血、恶性肿瘤、肝硬化及急性胰腺炎等又为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老年人消化系疾病发病隐袭,病情较复杂,并发症亦多,因而死亡率高.由于衰老、消化系解剖及生理功能的改变......

    作者:张万岱 刊期: 2003- 07

  • 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中的反式调节机制

    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中涉及到复杂的反式调节(transregulation)机制.肝炎病毒的反式调节机制至少包括三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肝炎病毒蛋白对于肝细胞基因组表达调节的反式调节,即肝炎病毒蛋白与肝细胞基因组启动子DNA结合,对于肝细胞基因表达谱产生影响;第二方面是肝细胞蛋白对于肝炎病毒基因表达的反式调节.肝炎病毒属于简单的生物类型,要完成其生活周期,必须借助于肝细胞中的蛋白成分,肝细胞中特有的......

    作者:成军 刊期: 2003- 07

  •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启动子的结构及调节研究

    0引言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呈全球性分布,目前全世界有3.5亿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其中相当一部分感染者发展为慢性肝炎,少数还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至今仍缺乏有效控制[1-5].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很多,其中关于HBV与肝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进展相对滞后是严重影响新型治疗技术和新型药物开发与研究的重要原因之一.进一步弄清HBVDNA的复制、转录及调节的过程,......

    作者:杨艳杰;成军;陈东风;刘妍;杨倩;王建军 刊期: 2003-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