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
益生菌和肠易激综合征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一部分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发生在急性肠道感染之后,也有少数研究报道小肠细菌滋生与IBS的症状发作有一定联系,这部分患者在抗生素治疗后症状好转.这些研究提供了采用肠道菌群调节药物治疗IBS的可能性,益生菌是一类具有调整宿主肠道微生物群生态平衡而发挥生理作用的微生物制剂,已用于包括IBS在内的多种疾病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有关益生菌治疗IBS的研究设计还存在不少问题,难以提......
作者:王伟岸;胡品津 刊期: 2004- 01
-
幽门螺杆菌与非甾体抗炎药在上胃肠疾病中的相互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幽门螺旋杆菌(Hp)和非甾体抗炎药(NSAID)是两种重要的胃黏膜损害因子.他们是造成消化性溃疡及其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临床上二者经常同时存在.因此阐明二者间可能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然而,以往的研究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有关二者关系的研究还存在着矛盾.Hp与NSAID共用某些相同的机制造成胃肠黏膜的损伤,但是无证据表面二者间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如果没有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将二者的关......
作者:纪开宇;胡伏莲 刊期: 2004- 01
-
慢性功能性便秘与生物反馈
肌电图指导下的生物反馈训练技术对肛直肠动力异常所致的便秘、便失禁及肛门疼痛等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该技术可以改善盆底肌的耐受力、压力及肌电活动异常等达到治疗目的,国外报道有较高的成功率和很低的复发率,并做为一种常规方法逐渐取代了外科手术及药物;国内有少数学者应用EMG-生物反馈治疗仪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取得了初步的临床效果及相应肛直肠动力学指标改善,我们初步的研究观察亦取得了相近的结果.该方法为非侵入......
作者:杨柳明;林济宝;赵延龙;林红;钟智;陈荣伟;谢俊芳;吴志荣 刊期: 2004- 01
-
异种肝细胞移植研究现状
uPA/RAG-2小鼠的发现为异种肝细胞移植研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动物模型.在uPA/RAG-2转基因小鼠脾内注入大鼠、土拨鼠、人肝细胞后,均能部分或完全取代小鼠肝细胞.文章主要介绍了大鼠、土拨鼠、人肝细胞在uPA/RAG-2转基因小鼠内的增生、对肝功能影响等情况,同时探讨了该模型体系存在问题及应用前景.......
作者:何念海;赵文利;陈耀凯;王宇明 刊期: 2004- 01
-
自杀基因治疗恶性肿瘤的载体效率及基因表达
如何利用基因载体选择性转移治疗基因,并促使治疗基因在靶细胞中充分表达是自杀基因治疗恶性肿瘤的关键所在.随着研究的深入发展,各种基因载体的多方面特性逐渐展现在人们面前,其携带外源基因进入靶细胞,并在靶细胞中表达的过程也逐步被更清楚了解.这些新认识指导科学者们在选择及改造载体,调整各种影响因素等方面作了大量尝试,取得诸多新认识,大大加强了自杀基因针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性、高效性表达.......
作者:杨文宇;黄宗海 刊期: 2004- 01
-
生长抑素对消化道肿瘤的调控作用
生长抑素(SS)普遍存在于人体正常组织,具有广泛、抑制性生理功能,目前已用于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及治疗.越来越多的学者对SS对非内分泌性、实体性肿瘤是否具有抑制作用深感兴趣,本文就近年来SS对消化道常见肿瘤的生长调控作用、可能的作用机制,以及SS在消化道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陈滟珊;王承党 刊期: 2004- 01
-
四组复方中药对实验性肝损伤大鼠肝纤维化状态的影响比较
目的:观查4组复方中药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肝损伤大鼠肝病理状态的影响.方法:40%CCl4油溶液注射于大鼠皮下对其肝脏进行损害,中药灌服,观查中药对大鼠的肝保护作用.结果:各组中药对大鼠肝病理状态均有影响,与模型组比较,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肝损害,减轻肝纤维化程度,但各组间在在护肝效果上有差异.另外,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对转氨酶ALT降低的影响不明显,但对AST有一定降低作用.结论:中药多种组......
作者:王育强;蒋书勤;李茹 刊期: 2004- 01
-
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超声内镜诊断及治疗
目的:提高对消化道黏膜下中瘤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2000/2003年对136例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用超声内镜进行诊断,并根据其起源层次不同,采用内镜治疗或手术治疗.结果:33例良性间质瘤起源于黏膜肌层;脂肪瘤8例,异位胰腺12例,胃底静脉曲张5例,囊肿2例起源于黏膜下层;60例良性间质瘤及16例恶性间质瘤起源于固有肌层.24例源于黏膜肌层及6例源于固有肌层的良性间质瘤、5例脂肪瘤及6例异位胰腺经内......
作者:彭贵勇;房殿春;李向红 刊期: 2004- 01
-
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管运动功能改变
目的:探讨老年人反流性食管炎(RE)与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这两组临床症状相似而内镜下表现不同的患者,在食管运动功能及24hpH监测的特点.方法:1998-10/2002-04因反酸、烧心伴胸骨后不适等症状的患者,根据我国对老年人界定的年龄标准,将观察对象分成大于或等于60岁组(即老年组)和小于60岁组(对照组).再按内镜检查结果阳性和阴性分为RE组和NERD组.老年RE组20例,男15例,女......
作者:郭荣斌;彭丽华;程留芳;王巍峰 刊期: 2004- 01
-
大承气汤和针刺治疗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疾病的研究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和针刺足三里、内庭穴对某些消化道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作用,阐明机制.方法:选择腹部手术后、糖尿病和习惯性便秘等胃肠运动障碍性疾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应用消化道灌注测压、胃电图描记、胃动素、口-盲传输时间、胃排空测定等手段,观察大承气汤和针刺对消化道运动功能的影响.结果:大承气汤可显著改善术后胃电节律的紊乱,减少胃肠逆蠕动的发生,增加血中胃动素水平,促进胃肠运动功能的恢复;改善糖尿......
作者:齐清会;王简;回建峰;江力;吴咸中 刊期: 2004- 01
动态资讯
- 1 胃十二指肠疾病对Hp ClgA,vagA基因产物的体液免疫应答
- 2 瘦素在肝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星状细胞活化的关系
- 3 TNF-α基因启动子多态性与HBV感染转归的关系
- 4 乙型肝炎病毒DNA聚合酶N末端蛋白基因芯片研究
- 5 锌剂剂量差异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血清炎性因子及心肌损伤的影响
- 6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37例临床分析
- 7 外源性NO预防大鼠应激性胃黏膜损伤中胃运动的作用
- 8 塞来昔布对胃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 9 Budd-Chiari综合征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10 P2X受体对豚鼠胃窦环行肌自发性收缩运动的影响
- 11 脂代谢与结直肠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 12 云南省遗传性大肠癌组织库的建立及管理
- 13 超细胃镜在食管金属支架置放中的作用
- 14 经腹食管下段上半胃联合切除断流术20例
- 15 小檗碱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肝脏葡萄糖激酶及其调节蛋白的影响
- 16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9年度影响因子在1372种期刊中排名第39位
- 17 2001年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
- 18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反式激活基因5的克隆
- 19 胃十二指肠复合型溃疡合并空肠异位胰腺1例
- 20 胃肠道出血的内镜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