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
负载食管癌酸洗抗原树突状细胞诱导高效特异的抗肿瘤免疫
目的:研究负载食管癌酸洗抗原树突状细胞(DC)诱导的特异性CTL对食管癌细胞的杀伤效应.方法:酸洗涤法获得T.Tn细胞膜抗原多肽,GM-CSF,IL-4和TNF-α体外诱导扩增DC并负载酸洗抗原,制备食管癌抗原特异性CTL;用CytoTox96TM检测其对T.Tn体外杀伤效应.结果:负载食管癌抗原肽的DC诱导的特异性CTL对T.Tn的杀伤率达89.4%,显著高于LAK细胞的杀伤率43.9%(P<0......
作者:苏安英;王健;柴锡庆;门金娥;张向阳;郑海萍;田珂 刊期: 2004- 08
-
急性胰腺炎肝损害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急性胰腺炎肝损害的关系.方法:急性胰腺炎组63(男44例,女19例),正常对照组30(男20名,女10名),应用7600-020型自动分析仪(日本日立)测定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STB)水平,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INF-α)水平.结果:在63例急性胰腺炎中,......
作者:王学清;王颖;张卫卫;田丰;李岩 刊期: 2004- 08
-
基因芯片筛选肝硬化相关基因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肝硬化相关基因的基因表达谱.方法:乙肝肝硬化组织为实验组,以正常肝组织为对照.按一步法抽提实验组和对照组标本的总RNA并纯化mRNA;将等量的实验组和对照组标本mRNA分别逆转录合成荧光分子掺入的cDNA做探针,混合后杂交1568点BioDoorChipLiver-16S芯片.经严格洗片后用ScanArray3000扫描仪扫描芯片获取荧光信号图像,计算机分析后比较两种组织......
作者:黄海涛;林菊生;余爽;马昕 刊期: 2004- 08
-
反义IGF-Ⅰ寡核苷酸转染对人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目的:利用反义核酸技术,研究体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反义寡核苷酸转染对肝癌细胞增生、分化及凋亡的影响,探讨寡核苷酸转染治疗肝癌的可行性.方法:合成针对IGF-Ⅰ的寡核苷酸片段,利用脂质体包裹反义IGF-Ⅰ寡核苷酸片段瞬时转染人肝癌细胞系BEL-7402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生;放免法检测培养细胞上清中AFP,CEA的分泌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转染细胞AFP,PCNA表达的变化;采用末端......
作者:王季堃;乔世峰 刊期: 2004- 08
-
胃癌的CT征象与PCNA、CD44V6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PCNA与CD44V6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CT征象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48例胃癌标本中PCNA,CD44V6表达情况,并就其结果与CT表现、手术结果进行对照以探讨其相关性.结果:胃癌中PCNA及CD44V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2%(38/48)和72.9%(35/48);PCNA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相关性(P<0.05),而与分化程度、Borrman分型无关......
作者:王刚;黎卫平;冯颖 刊期: 2004- 08
-
IL-2联合IL-12激活A-NK细胞治疗人肝癌HepG-2
目的:研究A-NK细胞体外抗肿瘤作用及小鼠体内抗肿瘤作用.方法: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健康人外周血中的血单个核细胞,PME(5mmoL/L)室温处理40min,PME处理后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重悬于AIMV中.分为四组分别为:IL-2(6MU/L)组,IL-2(1MU/L)组,IL-12(5ug/L)组,IL-2(1MU/L)+IL-12(5ug/L)组;每瓶细胞浓度为5×109/L,于37℃,50......
作者:赵东陆;王志华;张春艳;杨悦 刊期: 2004- 08
-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原代培养换液频度与细胞增生的关系
目的:探索成体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分离、体外培养方法,观察采用不同的换液频度与细胞增生和生长的关系,为其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从大鼠股骨获取骨髓,采用梯度离心的方法进行分离,在含10mL/L胎牛血清的DMEM中常规培养,以MTT法检测不同的时间换液时细胞的生长曲线,并用碱性磷酸酶(AKP)检测的方法对分离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采用梯度离心方法分离的骨髓间质干细胞的纯度较高,细胞活......
作者:张刚庆;方驰华;池达智 刊期: 2004- 08
-
肝病患者血清酸性α-醋酸萘酯酶及其同工酶的变化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血清酸性α-醋酸萘酯酶(acidalphanaphthylaetateesterase,α-ANAE)及其同工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比色法测定血清ANAE总活性.ANAE同工酶的检测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结果:肝病患者包括肝炎、肝硬化及肝癌血清ANAE含量均低于对照组,肝硬化组及肝癌组明显低于肝炎组.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可以在肝病患者血清中检出两种AN......
作者:肖芸;王燕;戴志敏;张维;廖若男 刊期: 2004- 08
-
中国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者血清抗Helicobacter pylori IgG亚型的变化
目的:探讨中国Hpylori感染者血清抗HpyloriIgG亚型的变化及其与Hpylori相关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中国广西和上海地区证实为Hpylori感染者血清抗HpyloriIgG亚型的水平.其中上海患者55例,广西患者74例.结果:中国广西和上海感染Hpylori的患者血清中IgG亚型IgG1和IgG2,IgG3和IgG4的水平非常低,上海和广西感染Hpylori的患者Ig......
作者:王冬;刘枫;王闻雅;屠振兴;李兆申 刊期: 2004- 08
-
免疫性肝损伤中一氧化氮诱生对CYP2E1表达及代谢活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BCG诱发啮齿类免疫性肝损伤过程中NO诱生对CYP2E1表达及代谢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BCG诱发小鼠及大鼠产生免疫性肝损伤,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肝微粒体中CYP450全酶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肝组织CYP2E1蛋白表达,HPLC法测定经CYP2E1代谢的探针药物氯唑沙宗血药浓度经时变化.结果:BCG刺激可致肝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形成大量肉芽肿,肝微粒体CYP450全酶含量降低,肝脏C......
作者:薛永志;章国良;步秀云;李丹;王昕 刊期: 2004- 08
动态资讯
- 1 腺病毒介导的cox-2反义RNA对食管癌细胞株DNA和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 2 胰腺癌与癌基因及抑癌基因
- 3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骨髓抑制3例
- 4 严重感染致多器官功能障碍及衰竭的诊治
- 5 综合干预措施控制人群肠道传染病的效果
- 6 急性肝炎中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状态
- 7 HIF-1α、TXB2、6-Keto-PGF1α和HA联合检测在CHB肝脏微循环障碍中的诊断意义
- 8 肝癌的药物治疗
- 9 CA19-9在胰腺癌诊断与随访中的价值
- 10 防御素与炎症性肠病
- 11 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贲门癌和淋巴结转移灶的染色体变化特征
- 12 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代谢组学研究
- 13 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及羊水、乳汁和唾液的作用
- 1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与肝细胞癌血管生成关系的研究进展
- 15 米氮平早期干预对轻度胰腺癌恶液质模型进食和营养状况的影响
- 16 胰腺癌早期诊断新进展
- 17 中药一点红致肝小静脉闭塞病1例并文献复习
- 18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与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2突变体相互作用的研究
- 19 门静脉高压症脾动脉栓塞术后再出血的断流术治疗
- 20 纳米氧化物材料在仔猪抗腹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