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
急性胰腺炎时炎症介质与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进展
细胞凋亡是急性胰腺炎时的一个重要病理特征,可在多脏器中出现,直接关系着病情的进展变化.它主要由凋亡相关基因控制,但也受炎症介质的影响.我们就急性胰腺炎时主要的炎症介质(如一氧化氮、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生长因子β1、白细胞介素10、核转录因子-κB等)在参与细胞凋亡作用的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张喜平;林谦 刊期: 2005- 23
-
胃癌前病变中DNA甲基化状态与叶酸
DNA甲基化异常是胃癌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为了能尽早发现并纠正DNA甲基化异常,阻止胃癌的发生,胃黏膜癌前病变中DNA甲基化状态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众多研究表明,胃黏膜癌前病变中多种基因中存在甲基化异常,而且基因的甲基化异常程度与年龄、性别有关,还与胃黏膜上皮细胞是否存在活动性炎症、肠化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叶酸缺乏可导致DNA甲基化的紊乱和DNA修复机制效率的减弱,叶酸摄入量不足患胃癌的相对危险......
作者:刘丽华;张方信 刊期: 2005- 23
-
过继免疫疗法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上的应用
国内外的研究都表明,宿主对HBV各种抗原产生不同程度的免疫耐受,目前治疗乙肝的药物疗效均有限.过继免疫疗法因其有希望从源头上解决免疫耐受的问题,故在慢性乙肝治疗上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我们就过继免疫在乙肝治疗中的研究及其临床应用前景进行了回顾和展望.......
作者:高新生;林菊生 刊期: 2005- 23
-
P选择素L-EGF单抗对SCID小鼠胃癌转移抑制作用
目的:研究黏附分子P选择素L-EGF单抗在SCID小鼠胃癌转移中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SGC-7901人胃癌组织原位移植SCID小鼠建立转移模型.术后第3天开始,动物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组,n=11)或P选择素L-EGF单克隆抗体(L-EGF单抗组,n=9),6wk末取部分胃癌组织、肿大淋巴结和可疑转移脏器作病理检查;同时取部分胃癌组织作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生理盐水组肿瘤转移......
作者:陈金联;陈明祥;陆金来;陈维雄;朱金水;陈尼维;陆允敏;周同;吴云林;陈国强 刊期: 2005- 23
-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小鼠UC动物模型后,中西医结合灌肠治疗,观察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低、中、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的疾病活动指数、病理组织学记分较阴性对照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5.10±4.07和8.00±6.38,0.80±1.87和1.30±1.49,1.00±1.94和0.90±1.45,5.......
作者:刘敬军;郑长青;潘丽丽;闻英;胡刚正 刊期: 2005- 23
-
Ss-A/Ro核蛋白60 ku亚单位及其变异体在耐药胃癌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克隆Ss-A/Ro60ku亚单位编码基因,检测Ss-A/Ro60ku亚单位及其变异体在耐药胃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RT-PCR克隆Ss-A/Ro60ku亚单位编码基因,应用半定量RT-PCR检测Ss-A/Ro60ku亚单位及其变异体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克隆了Ss-A/Ro60ku亚单位编码基因,并发现了他的两种变异体,长度分别为52bp和41bp.半定量RTPCR结果显......
作者:韩全利;丁杰;郭长存;王新;乔泰东;张学庸;樊代明 刊期: 2005- 23
-
瘦素和TGF-α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和胃溃疡患者胃黏膜内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瘦素和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在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胃黏膜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pylori阳性(Hpylori+)和阴性(Hpylori)慢性胃炎和胃溃疡患者胃体和胃窦部活检标本.结果:瘦素在正常人的胃体黏膜内有弱阳性表达.瘦素和TGF-α在Hpylori+胃炎和胃溃疡患者胃体黏膜内的过表达率较Hpylori者明显增强(瘦素:73.33%vs2......
作者:李点玲;张桂英 刊期: 2005- 23
-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结直肠肿瘤标志CEA的比较
目的:对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与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A)检测血清癌胚抗原CEA作比较分析,了解两种方法的特点及这两种方法对结直肠癌检出率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TRFIA法及ECLIA法检测正常人、结直肠癌、非结直肠癌患者组共90例,每组各30例临床送检标本血清CEA含量,应用SPSS(Chicago,USA)软件进行统计学比较和分析.结果:结直肠癌组CEA值(TRFIA法:44.1......
作者:张青云;孙丽;张书耕;王琼 刊期: 2005- 23
-
发展以抗乙肝病毒为目的RNA干扰的思路
RNA干扰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治疗应用,如进行抗病毒治疗等.体内RNA干扰存在干扰片段稳定性差、转运效率低等不足之处.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案.本文对这些解决方案进行了初步的总结.......
作者:潘金水;任建林;王小众 刊期: 2005- 23
动态资讯
- 1 曲古菌素A对食管癌EC1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 2 前列腺素类物质在胃肠道肿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3 食管癌前病变中端粒酶的检测及意义
- 4 肝癌并发门脉高压门脉内有无癌栓影象对照
- 5 Dickkopf-1克隆及其抗结肠癌作用
- 6 胰管内引流术缓解伴有胰管扩张的中晚期胰腺癌患者腹痛的疗效
- 7 辅助治疗与新辅助治疗在胰腺癌治疗中的作用
- 8 小肠移植研究新进展
- 9 低分子肝素联合黄芪治疗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
- 10 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的处理
- 11 经十二指肠局部切除壶腹部肿瘤9例报告
- 12 肝纤维化的诊断和治疗
- 13 雌马酚产出相关细菌研究进展
- 14 CT扫描对慢性胰腺炎大鼠早期诊断的意义
- 15 食管癌前病变和癌组织P53和Rb蛋白表达与年龄的关系
- 16 十二指肠穿透性溃疡误诊为急性胰腺炎2例
- 17 加味参苓白术散联合电针对35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及心理状态的干预作用
- 18 肝细胞生长因子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入肝细胞中的表达
- 19 白花丹参根制剂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 20 氨呼气试验用于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