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维普收录(中), 医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5年第7期文章
  • HBsAg冲击致敏的自体DCs诱导的CIK细胞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作用

    目的:探讨HBsAg冲击致敏的自体DCs及其诱导的HBsAg特异性CIK细胞对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治疗作用.方法:研究对象分为HBsAg特异性CIK细胞治疗组(特异性CIK组,23例),拉米夫定组(LAM组,17例)和干扰素组(IFNα2b组,13例),所有病例均按标准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CHB),轻度.常规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一步培养诱导成为HBsAg冲击致敏的DCs及HBsAg特异性C......

    作者:刘树人;张雁;谢庆;李灼亮;余宙耀;孔祥平 刊期: 2005- 07

  • YMDD变异阴性的拉米夫定表型耐药患者体内乙型肝炎病毒逆转录酶基因序列分析

    目的:了解YMDD变异阴性的拉米夫定耐药患者体内HBV逆转录酶基因变异情况.方法: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方法对3例YMDD变异阴性的拉米夫定耐药患者体内HBVRT区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结果:3份标本核苷酸变异率为0.24-0.85%,氨基酸变异率均为0.73%,较既往GenBank中收录的HBVC型基因序列的变异率无明显差别.发现以往已发表序列中未出现的新型变异-rtQ125N变异.结论:部分拉米夫......

    作者:冯鑫;闫杰;王磊;宋淑静;张四平;张剑平;谢雯;李蕴铷 刊期: 2005- 07

  • 清胰解毒方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大鼠的治疗作用

    目的:探讨清胰解毒方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34只SD大鼠随机分为AHNP模型组(AHNP,n=17)和AHNP+清胰解毒方疗组(QJF,n=17).模型制备采用胆胰管逆行注射牛磺胆酸钠.造模前12h和造模后每隔12h,AHNP组给予生理盐水,QJF组给予相应中药10mL/kg体重灌胃.造模后4d留取血清,测定淀粉酶(Amy)和C-反应蛋白(CRP)活性.......

    作者:梁珂;彭炜;舒志军;缪皑池;陆磊;周丽霞 刊期: 2005- 07

  • 中药扶正抗癌汤抗肿瘤血管形成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扶正抗癌汤对裸鼠肝癌移植瘤的血管生成抑制作用.方法:裸鼠32只,6周龄,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及阿霉素组,造模后定期测量肿瘤体积,40d处死裸鼠,取肝癌组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中药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阿霉素组抑瘤率分别为37%,40%和34%,......

    作者:刘少杰;沈文律;刘晓珑;文军;崔亚洲 刊期: 2005- 07

  • 干细胞与肝脏功能重建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肝细胞再生或替代是以肝细胞变性、坏死和慢性肝纤维化、肝硬化为代表的肝病治疗的根本出路.肝细胞本身有较强的再生修复能力,在残存肝细胞功能正常时可以快速分裂增生并修复损伤,但这一机制对临床常见的肝损伤修复难以达到理想目标.现有研究显示肝组织中存在干细胞并参与了肝细胞再生和肝损伤的修复,骨髓、胚胎等多种来源的干细胞也具有向肝细胞分化的潜能,这些结果显示了从干细胞的角度探讨肝细胞再生机制及再生肝脏功能的可......

    作者:潘兴华;庞荣清;张步振 刊期: 2005- 07

  • 肝星状细胞激活的内在机制

    激活的肝星状细胞是肝纤维化时产生细胞外基质的主要细胞.细胞因子的旁分泌和自分泌作用、氧化应激、微环境ECM的改变是激活肝星状细胞的主要外部机制,激活时初的显著变化是细胞质内脂滴和维生素A减少甚至消失,并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脂滴(含中性脂肪)的存在意味着向脂肪细胞分化,肝星状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及去分化与其激活有何关联,是激活时重要的分子机制之-,还是仅仅为一种伴随现象?近的工作表明,与脂肪细胞分......

    作者:张锦生 刊期: 2005- 07

  • 肝脏CT灌注成像的临床研究现状与展望

    功能影像技术已成为医学影像学的一大发展方向,其中CT灌注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成熟的功能影像技术在肝脏疾病诊断的临床应用具有巨大潜力.本文旨在通过介绍CT灌注成像的基本原理以及目前在各种肝脏疾患功能诊断方面的研究状况,达到推广该技术在肝脏疾病诊疗领域的临床应用的目的.为肝病治疗提供更好治疗时机和更完善的治疗前评价,引导肝病治疗学跨上更高的台阶.......

    作者:杨建勇;黄勇慧 刊期: 2005- 07

  • 注重神经肽在肝硬化营养障碍和糖代谢紊乱中的作用研究

    涉及HC营养不良和糖代谢紊乱的神经肽不下20种,主要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胰升糖素、生长激素(GH)、神经肽Y、前列腺素E(PGE)、甘丙肽、缩胆囊素、瘦素、黑色素-浓集激素等.肝硬化(HC)患者因神经肽含量异常或出现抵抗、受体表达减少或基因缺陷等引起能量代谢紊乱导致营养不良;糖原合成及外周组织糖利用下降和胰岛素抵抗、β-细胞分泌缺陷致高糖血症,进而发生糖尿病,尤以丙肝HC多见.胰岛素......

    作者:陈仕珠 刊期: 2005- 07

  • 胃十二指肠动脉瘤并肝血管瘤、胆囊癌1例

    目的:报道1例罕见的同时合并有肝血管瘤及胆囊癌的胃十二指肠动脉瘤,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B超、CT、腹腔动脉造影检查及剖腹探查.结果:经腹腔动脉造影检查、术中探查、病理组织学等确诊为胃十二指肠动脉瘤、肝右叶海绵状血管瘤及胆囊高分化腺癌.结论:胃十二指肠动脉瘤术前诊断较为困难,腹腔动脉造影对诊断该病有较大帮助;对同时并存腹内其他邻近脏器病变的情况应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李靖;梁平;赵弘智;黄小兵;郑璐 刊期: 2005- 07

  • 重度便秘并尿储留1例

    报道1例大便不通、尿储留2wk的重度便秘并尿储留的老年女性患者,发现糖尿病史半年,2mo前双眼完全失明,伴有焦虑、失眠.复习文献分析其发病原因可能与糖尿病内脏神经病变及焦虑、失眠等精神心理因素有关.采用的多种便秘治疗措施中,用20%甘露醇250mL加温葡萄糖氯化钠溶液1000mL口服通便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江汉龙 刊期: 2005-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