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
利胆化瘀片的利胆消炎作用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利胆化瘀片的利胆消炎作用.方法:以熊去氧胆酸为对照药物,测定健康大鼠单位时间内胆汁流量,观察利胆化瘀片对胆汁分泌及胆汁总胆红素及胆汁酸含量的影响.以阿司匹林为对照药物,采用二甲苯及冰醋酸建立炎症模型,观察利胆化瘀片对小鼠耳廓肿胀及血管通透性的影响.结果:利胆化瘀片明显增加胆汁分泌量,且随剂量增加而利胆效应增强,可持续3h以上,提高泌出胆汁、胆汁酸及总胆红素含量.低、中和高剂量......
作者:杨琼;陆付耳;徐丽君;高志强;王开富 刊期: 2007- 33
-
PPARγ表达上调体外抑制肝星状细胞的增殖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上调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SC-T6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应用1,2,3μmo/L不同浓度的PPARγ激动剂15d-PGJ2作用24h.同时以不加药物只加无血清培养基作为对照组,24h后应用RT-PCR的方法观察分析各组间肝星状细胞PPARγmRNA表达的变化,MTT检测HSC增殖,流式细胞仪分析HSC-T6细胞凋......
作者:陈瑞;杨胜兰 刊期: 2007- 33
-
北京地区消化性溃疡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r,PU)的发病特点及变化情况,以及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与PU的关系,以便为PU的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1999-01-01/12-31在北京29家不同等级医院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对其中经内镜下分期诊断为PU活动期及愈合期的患者采用问卷方式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PU患者的性别、年龄、血型、职业、生活......
作者:成虹;胡伏莲;袁申元;潘国宗 刊期: 2007- 33
-
遗传性胰腺炎胰蛋白酶原基因突变分析
目的:分析胰蛋白酶原基因(cationictrypsinogen,PRSS1)在遗传性胰腺炎(hereditarypancreatitis,HP)患者中突变的性质.方法:用基因产物直接测序法对1个遗传性胰腺炎家系中的胰腺炎患者(共有2例成员)的PRSS1基因5个外显子进行测序,并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在2例胰腺炎患者中均出现了PRSS1基因3号外显子纯合子突变(c.415T>A),表达的氨基酸从胱......
作者:刘奇才;郜峰;许幼仕;王凤清;潘云振;欧启水 刊期: 2007- 33
-
胃癌组织MMP-10和VEGF表达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0(MMP-1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表达变化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以CD31作为MVD指标,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胃癌组织和60例距病灶5cm以上的正常组织中的MMP-10、VEGF和CD31的表达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0例胃癌组织中的MMP-10、VEGF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1.7%、76.7%,明显......
作者:赵向阳;施瑞华 刊期: 2007- 33
-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BCP及PC区变异与拉米夫定治疗后HBV DNA反弹的关系
目的:探讨HBV基因型、C区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及前C(PC)区变异与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后HBVDNA反弹的关系.方法:应用多引物对巢式PCR法,PCR-序列分析法,检测拉米夫定治疗27例乙型肝炎患者(治疗组),以及19例从未用过抗病毒治疗患者(对照组)的HBV基因型PC区,BCP的突变位点.结果:27例HBVDNA反弹的患者9例检出G1896A变异率高于对照组(33.33%vs5.26%,P......
作者:苏明华;江建宁;周元平;陈茂伟;刘志红 刊期: 2007- 33
-
基因芯片技术检测西藏拉萨地区的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
目的:研究西藏拉萨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分布与特点.方法:采集92份西藏拉萨地区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参照GenBank中HBVDNA序列设计寡核苷酸探针并制备HBV基因分型芯片,利用套式PCR扩增HBVS基因部分片段,结合基因芯片、DNA测序和BioEdit软件进行基因分型检测,并对其与乙肝标志物、DNA含量、性别和民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在92例血清标本中,套式PCR检测73例HBVDN......
作者:曹占良;高英堂;刘霜;景丽;吉宗;刘彤;刘持佳;杜智 刊期: 2007- 33
-
2007年WJG、WCJD上海部分编委座谈会
2007-11-11下午17:30-20:30,受世界胃肠病学杂志社马连生社长委托,《世界华人消化杂志》(WCJD)常务编委、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放射科程英升副教授组织上海市近30名编委召开座谈会(图1).......
作者:梁新梅;刘晔 刊期: 2007- 33
动态资讯
- 1 罕见胃癌亚型胃肝样腺癌1例
- 2 重度便秘并尿储留1例
- 3 汶川地震灾区中学教师肠易激综合征的患病率和相关因素
- 4 注射用尼扎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205例
- 5 胃癌组织RASSF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意义
- 6 中西医结合救治感染性 MODS/MSOF225例
- 7 贲门Brunner腺瘤1例
- 8 胃癌患者血清可溶性ICAM-l的临床病理学意义
- 9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细胞的诱导分化
- 10 原发性胃鳞状细胞癌3例及文献复习
- 11 胰岛淀粉样多肽在生后发育期间家兔十二指肠中的表达及意义
- 12 nm23-H1基因突变与大肠癌转移的相关性
- 13 达芬奇机器人在根治性胃癌手术中的应用疗效研究
- 14 缺血性肠病与心脑血管病变
- 15 我国不同人群中TTV感染
- 16 炎症性肠病特殊营养素的补充
- 17 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测定鸡蛋黄中抗幽门螺杆菌IgY活性
- 18 胆石症的治疗
- 19 胃癌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与血管形成的机制
- 20 志谢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