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
肠道菌群参与结直肠癌发生的模式
健康状态下肠道菌群与人体和肠道微环境维持平衡状态,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调节肠道上皮细胞增殖、抵抗病原体和炎症免疫反应等具有重要意义.在体内外因素影响下某些细菌先后发生数目及功能的变化引起肠道菌群改变进而影响肠上皮细胞和肠腔环境,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对肠道正常菌群特征作一综述,并深入分析了菌群-结直肠癌的两个发病模型“Alpha-bug”和“driverpassenger”,从菌群动态变......
作者:贾盛佼;王莉莉;于新娟;董开芯;田字彬;董全江 刊期: 2013- 09
-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且其具有慢性、复发性、难以缓解性,因而不仅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也造成了相当高的医疗费用支出.而FD疾病具体的发病机制一直是困扰众多学者的难题.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胃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性、社会心理学因素、幽门螺杆菌、遗传、过度的胃酸分泌、环境、饮食及生活方式与FD的发生有关,且脑-肠轴、自主神经系统和......
作者:仝甲钊;曲波;王蓓蓓;白梅 刊期: 2013- 09
-
厄贝沙坦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ET-1和AT1R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厄贝沙坦对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gastroparesis,DG)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健康♂SD大鼠予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腹腔注射,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模型对照组(DC组)、厄贝沙坦治疗组(DⅠ组),DⅠ组予以厄贝沙坦按0.012g/(kg·d)灌胃,其余两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6wk后,......
作者:何莉莉;朱雅娜;任荣;张玉;王飞;李媛;张艺凡;孙玉凤 刊期: 2013- 09
-
SCF/c-Kit信号通路在“泻剂结肠”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SCF/c-Kit信号通路在“泻剂结肠”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2只)、模型组(12只)和模型恢复组(12只).对照组大鼠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和模型恢复组大鼠采用“大黄酸混悬液灌胃法”制作“泻剂结肠”动物模型.模型组造模结束后取材,模型恢复组造模结束正常饲养30d后取材.各组大鼠处死前观察首粒黑便排出时间以检测肠道传输功能.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
作者:霍明东;丁曙晴;丁义江;江滨;张波 刊期: 2013- 09
-
管腔内局部照射诱发急性放射性食管损伤动物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
目的:构建急性放射性食管损伤动物模型,并进行临床应用方法学探讨.方法:应用不同初始活度的125Ⅰ粒子链于SD大鼠食管管腔内进行局部照射,分别于照射3、5、7d后处死大鼠,取全长食管组织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与空白组对照,进行病理学分析.观察初始活度0.8mGi125Ⅰ粒子链食管腔内照射后2wk内大鼠生存状况及其7d组在1wk、2wk时大鼠全长食管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初始活度在0.6mGi以......
作者:仝甲钊;曲波;王耀明;金世柱;崔亚利;辛然;王蓓蓓;姜海燕 刊期: 2013- 09
-
α-亚麻酸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肝星状细胞的影响
目的:探讨α-亚麻酸(α-linolenicacid,ALA)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TGF-β1)诱导的肝星状细胞(hepaticsatellitecell,HSC)增殖及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活化的HSC作为研究模型,将传代的细胞分为5组,以MTT比色法观察ALA对HSC的增殖效应,以ELA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Ⅰ型及Ⅲ型胶原的含量,以W......
作者:王莉娟;吴金明;方红龙;刘扬;黄智铭 刊期: 2013- 09
-
启动子区甲基化对肝细胞癌锌指蛋白331表达的调控
目的:探讨启动子区甲基化对肝细胞癌中锌指蛋白331(zinc-fingerprotein331,ZNF331)表达的调控及意义.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PCR,MSP)检测ZNF331在肝癌细胞系和5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的甲基化状况,并采用半定量RT-PCR分析5-杂氮-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处理前......
作者:杨志华;郭明洲;李鑫;毛高平 刊期: 2013- 09
动态资讯
- 1 内镜下切除结直肠高危腺瘤随访166例
- 2 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肠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TNF-α的关系
- 3 药物与肝星状细胞的表型调控
- 4 MicroRNA在直肠癌中的表达谱
- 5 内毒素和前列腺素I2/血栓素A2与1型肝肾综合征的关系
- 6 选择性Cox-2抑制剂治疗胰腺癌的研究进展
- 7 快速康复在结直肠手术中的应用
- 8 SUMO-1在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 9 HepG2细胞构成的生物人工肝脏体外氨与安定的代谢能力
- 10 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对胰腺实性占位定性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 11 ADV初治耐药与LAM耐药者再耐药时HBV-RT区的变异特征
- 12 PTD-HBcAg融合蛋白诱导特异性CTL抑制转基因小鼠HBV复制
- 13 细胞间黏附分子与胃癌侵袭、转移关系的研究进展
- 14 肝癌患者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变异的研究
- 15 胃癌及癌前病变中微卫星不稳定性的变化
- 16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 17 肠肝轴-肝病防治中的重要目标
- 18 关注肝硬化性心肌病
- 19 CD14在LPS介导KuPffer细胞激活中的作用
- 20 多原发大肠癌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