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维普收录(中), 医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3年第5期文章
  • p63基因研究进展

    p63是近年发现的p53家族成员之一,由于启动子的不同和3'端剪切方式的不同,p63基因可编码多种具有不同活性的异构体,可分成两大类:具有反式激活区的TA异构体和N末端截短的△N异构体.TA异构体具有p53样活性诱导细胞周期停滞和凋亡,△N异构体则抑制p53的功能促进转化细胞的生长.p63主要在各种上皮组织的发育、分化和形态发生上起重要作用,对于胚胎形成过程中外胚层的发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肿瘤发生......

    作者:司少艳;张建中 刊期: 2003- 05

  • 老年期消化系疾病的诊疗特点

    0引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综合国力提高,以及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民生活和健康水平在不断提高,平均寿命不断增长.......

    作者:宋于刚 刊期: 2003- 05

  • 热休克蛋白在胃溃疡中的表达及意义

    随着对热休克蛋白研究的深入,热休克蛋白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引越来越起人们的重视,各种热休克蛋白在胃溃疡不同时期的表达,在保护胃黏膜抵御应激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热休克蛋白与幽门螺杆菌之间存在着天然联系,参与胃溃疡的发生、发展.因此,构建热休克蛋白疫苗和采用非毒性HSPs诱导剂对溃疡的预防及促进溃疡愈合具有重要的治疗价值.......

    作者:向廷秀;王丕龙 刊期: 2003- 05

  • 线粒体DNA与消化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DNA,mtDNA)编码参与氧化磷酸化和ATP生成所必需的多肽,与核基因组相比mtDNA突变率非常高,加之本身缺乏有效的损伤修复系统,所以mtDNA被认为与肿瘤发生有密切的关系.mtDNA的编码区内缺乏内含子,大多数突变发生于此编码序列,突变的积累可能导致肿瘤的发生.mtDNA的表达改变可能是癌细胞的一个特性.近年来对线粒体基因组的不稳定性(mito-cho......

    作者:韩琤波;李凡;辛彦 刊期: 2003- 05

  • 肥大细胞与功能性胃肠疾病

    肥大细胞(mastcell,MC)在胃肠道有着广泛的分布,不同部位的MC存在形态学及生物学功能的差异.MC参与功能性胃肠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与应激、炎症刺激等因素关系密切.MC的活化可导致肠道分泌-运动功能异常,胃排空延迟,可提高内脏对痛觉的敏感性,并参与了脑肠轴调节消化功能的过程.......

    作者:彭丽华;杨云生 刊期: 2003- 05

  • 超声内镜检查在胃肠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0引言超声内镜检查(endoscopicultrasonography,EUS)是经内镜(胃镜、结肠镜、腹腔镜等)导入高频微型超声探头,通过体腔在内镜直视下对消化管管壁或邻近脏器进行超声扫描的方法.......

    作者:郭文 刊期: 2003- 05

  • 老年期消化性溃疡临床用药的合理选择

    0引言消化性溃疡是全球性的多发病.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期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呈增加趋势.据统计65岁以上胃溃疡发病率为5.2%,70岁以上增加至8.5%,并且因其临床症状的不典型极易被忽视,因而,针对老年期消化性溃疡的特点,合理选择临床用药对老年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作者:白岚 刊期: 2003- 05

  • 胃癌患者血清TNF-α的水平及意义

    目的:探讨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清水平对于判断胃癌临床分期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标记法(ELISA)检测胃镜活检病理、手术切除证实的胃癌患者以及晚期姑息治疗的胃癌患者103例血清TNF-α水平,并与26例确诊为浅表性胃炎患者比较.结果:早期、中期、晚期和终末期胃癌患者血清TNF-α水平(135.46±27.5,238.9±55.8,252.04±34.7和202.86±53.3......

    作者:陈剑群;许统俭;安侠;王营;陈玉林 刊期: 2003- 05

  • FAK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黏着斑激酶(FAK)在大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分化、浸润、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60例大肠癌及癌旁组织石蜡标本中FAK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FAK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X2=42.553,P=0.000),低分化癌组织较高分化、中分化组织中FAK的表达水平高(X2=4.848,P=0.028),浸润程度越深表达越高(X2=1......

    作者:杨红军;丁彦青 刊期: 2003- 05

  • 我国小肠疾病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随着检查手段的拓展,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有了明显提高,但对于怀疑小肠病变者,尚缺乏切实有效的检查手段.对于小肠血管性病变及小肠憩室,血管造影及ECT阳性率高,而对肠腔内隆起型病变,双对比造影效果较好,空肠上段及回肠末端病变,首选内镜检查.小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可清楚显示黏膜形态,成为小肠IBD的首要诊断方法,C-反应蛋白及血清α1-糖蛋白能反映疾病的活动,是目前常用或敏感的活动性指标.吸收不......

    作者:智发朝 刊期: 2003- 05